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教育为百年大计,事关民族存亡。  ★最沉重的灾难将最沉重的落在最落后的民族身上。生产者与消费者  历史是记载的经验,经验是正在形成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必须面对存在。如果一个学历史的人没有从历史中借鉴到什么并把它用在实践中,那他(她)只不过是知道了一些事情而已。  有人说,我们只要发展好经济,有了钱,需要什么可以去买。我不同意这种想法。我认为首先应该抓教育,抓好了教育,有了人才,经济的发展才有持续性,这叫可持续发展。当然,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犹如素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42.
面对高师的扩招,学生普遍存在声乐素质偏低、参差不齐的现状,声乐教师需要端正态度,认真负责,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努力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43.
有一类女人,是不必介意她的年龄的。因为她身上自觉不自觉地散发着美,那种难以言喻的幽幽气韵与光芒,就像冬日阳光穿透黯淡云层,是苍茫岁月亦无法埋没的永恒。  相似文献   
244.
245.
246.
当文明以物质化的绝对优势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精神世界时,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晋朝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乐趣,连同曾经盛极—时的“知足者常乐”的追求距离我们是那么遥远,快乐的高地覆满了物欲的红尘,快乐已经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了。可是,快乐是人生的一剂良药,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尽管“我们一直忙着赶路,忘了看一眼路上的风景”,但我们一直希望找到生活的快乐,希望紧握一张引导我们走向愉悦、健康和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47.
水稻的谦卑     
贴紧土地,是一种让灵魂匍匐前进的方式。水稻始终以谦卑的姿态呈现在土地上,没有艳丽的花朵,没有高悬的果实,却默默滋养着城市与乡村,滋养着人们平静的生活。年复一年,光阴流逝,乡村的容颜已改,只有谦卑的水稻,依旧在土地上淡淡地飘香。红土高原上的乡村是谦卑的。它用贫瘠而朴实的土地接纳了水稻,接纳了这种庄稼的生长。  相似文献   
248.
1996年4月,在河南省中原大地上出现一起因邪教组织非法活动所造成的一桩罕见愚昧的杀人案。该案主要成员骨干薛迎春(女,系河南省武陟县三阳乡北凡村农民,57岁)等7人,打着宗教旗号,组织非法活动,治死人命,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事后武陟县人民法院对此作出了公正的判决,对罪犯进行了应有的制裁。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薛迎春等人的罪恶行为。  相似文献   
249.
倪云林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文人画家,其绘画思想以及所表达的意蕴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他接受道家的出世思想,并影响到他的人生艺术观,以书画艺术宣泄其压抑的情感,寄寓自己的才情、心志、意趣,不仅化变出自己的面貌,表现出卓越的才华,同时也成为中国山水画史上高逸一路画风的最高峰,真可谓是空前而绝后.  相似文献   
250.
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伦理学既是一种道德哲学,也是一种应用伦理学,由此致使一些人对环境伦理学的身份感到困惑,并对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通过区分并说明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即道德哲学模式与应用伦理学模式),试图解答人们关于环境伦理学之身份的困惑,并对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