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该文综述了儿童空间表征研究的主要进展 ,简要介绍了有关空间表征的认知发展的两种不同理论观点。以空间表征的对应说为框架对儿童地图表征的认知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加以评述 ,指出了儿童空间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探索不同类型的道德违反事件的时程加工特点。结果发现,不同类型道德违反事件在P2成分上未出现明显差异。在N2成分上,所有道德违反事件和中性事件差异显著,且涉及性的道德违反的波幅大于涉及身体伤害和诚信的道德违反事件。在P300和晚期正成分上,只有涉及性的道德违反事件和中性事件出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领域的道德违反事件在早期阶段可能存有共同的加工机制,而在后期的加工阶段中开始出现分离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内隐序列学习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序列学习是内隐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该文探讨了中小学生内隐序列学习的心理机制及次级任务影响内隐序列学习的实质。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对不同结构序列的内隐学习是由一个单一的学习机制完成的,学习的过程即是形成序列内相邻元素间联合的过程;另外,注意能量并不是内隐序列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次级任务影响内隐序列学习并不是因为其分散了注意能量,而是破坏了对序列元素的组织。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一、三、五年级小学儿童为被试,探查小学儿童在不同学习模式下空间概念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学习模式下,儿童的认知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2)随认知任务难度的增加,不同学习模式的成绩出现差异;(3)不同学习模式下,不同难度任务的成绩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7~11岁儿童图形辨认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取 7岁、9岁、1 1岁的 81名儿童作为被试 ,采用图形辨认任务 ,探查图形熟悉度、感觉道对小学儿童图形认知的影响 ,结果表明 :感觉通道主效应不显著。年龄主效应显著 ,1 1岁组得分显著高于 9岁组和 7岁组 ,9岁组成绩好于 7岁组 ,差异达到边沿显著。熟悉度主效应显著 ,熟悉材料的辨认成绩显著好于不熟悉成绩。年龄×图形熟悉度交互作用显著 ,年龄×感觉道交互作用不显著 ,感觉道×熟悉度主效应不显著 ,年龄×图形熟悉度×感觉道交互作用显著 ,在触觉辨认条件下 ,年龄×图形熟悉度交互作用显著 ,在视觉辨认条件下 ,年龄×图形熟悉度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比较广告是一种新异但颇具争议的广告形式。研究者们对比较广告的概念和传播效果已有较为统一的认识,新近研究的重点是比较广告传播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因素。文章从比较广告的传播效果、传播机制和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现有研究在机制探讨和影响因素控制上的一些不足,并展望了研究亚文化下比较广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幼儿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探查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发展过程及其认知策略。着重探查(1)不同认知任务对幼儿数认知发展的影响;(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两者认知发展的顺序;(3)从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其认知发展水平。该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试为4、5、6岁城市幼儿园儿童,共92人,男女约各半。全部实验以个别方式进行。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成绩均有随年龄发展的趋势,但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因任务的难度而异;(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的认知在4—5岁显示出不同步的发展,对基数的认知成绩优于对数序的认知,而到6岁两者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3)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随年龄发展,显示了由外化水平的智力活动向完全内化的智力操作的发展过程,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该研究结果为幼儿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学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找物范式研究小学 7、9、11岁儿童利用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对目标物位置进行编码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 :两点距离编码和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的年龄效应显著 ,9岁组和 11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显著好于 7岁组儿童的认知成绩。两个不同实验任务对儿童认知成绩的影响不同 ,7岁组儿童两点距离编码认知成绩显著好于三点共线编码认知成绩 ,9岁组和 11岁组两个任务的认知成绩差异不显著。提供编码线索后 ,认知成绩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田学红  方格  方富熹 《心理科学》2001,24(1):114-115
对介词的理解是空问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将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总结为:三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四岁幼儿开始辨认前后方位;5岁幼儿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认左右方位;6岁幼儿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由于实验材料的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幼儿的空间认知发展阶段可以解释幼儿对空问词汇的掌握。目前.在儿童空间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框架基础之上研究幼儿对空间方位介词的认知发展成为一种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人机交互中认知负荷变化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模拟的人机交互实验, 分析持续作业过程中认知负荷在评估指标上的变化; 采用Elma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二种建模方法, 探索人机交互过程中认知负荷变化预测建模的构建方法。结果显示:持续作业中认知负荷在主任务反应时、主任务正确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4个评估指标上变化显著; 在心理努力、任务主观难度2个评估指标上变化不显著; Elma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两种预测模型可以对不同作业时间段认知负荷在评估指标上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 再结合认知负荷的综合评估模型, 可实现对不同作业时间段个体认知负荷水平等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