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梵志诗     
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问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教?”禅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这谁不懂!”二、禅师:“三岁孩儿能懂得。三、八十老翁行不得!四、众生痴迷,岂知善恶! 常常是见钱心即喜,五、见死无不愁。六、广贪财色乐,七、时时度日休。八、平生不造福。九、死被恶道收。十、但看三恶处,大有我般流啊!”十一、白居易听后大悟。主持寄语 本期画的内容是选用《王梵志诗》编的。《王梵志诗》包括自隋末至宋初无名诗人的唱咏。诗文浅显质朴,内容反映佛陀的教义。虽是古时民间作品,今日看来却好似在说当今之人。可见佛…  相似文献   
82.
道可道     
荷尔德林曾经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但是,我当初并没读懂它。人世间的烦恼和痛苦,远远多于快乐和幸福,奢谈什么“诗意地栖居”?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是写雕塑家吴为山先生的。吴为山先生有一件作品,名为《春风》,吴为山这样解释作品创意的源头:当时我生病在家,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小裙子飘起来,小脚丫翘起来,可爱至极……这便是生活的诗意了。  相似文献   
83.
主持寄语这个故事出自《六度集经卷第四·戒度无极章》中《清信士本生》。说的是佛在前生用坚定的持戒奉斋精神 ,使国中民众积功行善 ,成为风尚的事。当时的佛持戒奉斋完全是为了能够亲近三宝 ,得到无上真谛。因此即使舍弃生命也毫不动摇。而许多人为六欲所惑 ,只图眼前享乐 ,表面为善 ,目的全是为了私利 ,不知道人身难得 ,佛法难求的道理。我想这个故事对于身处种种诱惑 ,不能自持 ,而放纵自己的人来说 ,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六度集经》故事——理诤编 后素绘@理诤  相似文献   
84.
悠悠岁月,一晃已是现代高僧明真法师示寂五周年日子,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音容笑貌仍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这是因为,在他示寂五周年时(5月17日),我读到了他那充满法乐的遗著——-《望云集7/,在我的眼前仍然闪耀着那盏凝聚着般若智慧的慧灯!明真法师毕生从事僧伽教育,示寂前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他年轻时受老庄思想影响,投入佛门,受戒前就读于武昌莲溪寺华严大学。1923年在南岳受具足戒后,开始研读法相唯识学说。由于受《成唯识论》“若执唯识是实有者,亦是法执”等语的启示,他同时阅读了三论宗方面的…  相似文献   
85.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3):36-37
坐禅修定,需要聚精会神。为防止“开口神气散”,禁语是必要的。但是,不说话并不是目的。要紧的是息虑凝心,将狂暴之心、扭曲之心、散乱之心,平息下来,定于一处。所谓: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的“调直定”,即是定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做到心静而又净,由此开发出无上智慧。 三个和尚的弟子,仅从形式上看待打坐,禁语、自然是要出笑话的。  相似文献   
86.
南普陀之行     
理诤 《佛教文化》1994,(3):9-10
时逢新春佳节,我来到南普陀。阔别四十年后,第一次重游,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当年来此地,我还未满二十。如今再来时,已是两鬓斑白,步入花甲了! 沿途看去,鹭岛旧貌已无法追寻。原想说“只有海水依旧”,但世事无常,想想自己尽管还是“我”却早已不是当年的“我”。浪来涛去,不知有多少流转更替,海水又岂能依旧呢? 四十年中常有再来之意。  相似文献   
87.
理诤 《佛教文化》1994,(2):14-16
常听人介绍说:“这里原来有××寺、”“那边是座××庙。”可是放眼看去在那原是××寺的地方现在是一个工厂,在那××庙的旧址上只有断壁残垣。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也常接触到某地要求修复××古刹的来信,或听说某地为了一座寺庙的归属扯皮打官司的事。 寺庙的废与兴包含着多种因缘,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88.
一、昔有一富翁,性急,凡事皆欲速成。其妻得子,翁盼其立时长大,乃四出求医问药。二、名医尽束手,良药无处得,富翁焦虑成疾。参幻≮三、有人劝其求助于三个和尚,富翁抱病前往。=】一四、胖、瘦二和尚好言开导,富翁终不肯信。 五、小和尚道:,山中有良药,需请人入山求索,未得药前父子不可见面,待服药后,方可相、镭詈,蕞碧,方丢戊丫∥漫画真谛.佛教文化.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后素  相似文献   
89.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4):36-37
:日蠢萎 前 桌 见三 、瘦和尚问 :你是什么人 {■@六、将军听到这话怒火陡起@一手摸到剑把上。巳七、胖和尚说:“这样的剑拔出来又有什么用?”午八、将军抽出剑准备刺向胖和尚。未九、小和尚说:“地狱之门开了!”申十、将军猛然省悟@收剑向三个和尚鞠躬。酉十一、小和尚说:“天堂的门开了!”戌《佛教文化》1992年第1、2期合刊上@“三个和尚新传”中@小和尚曾用一则天堂、地狱的故事启发大家@明白了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三个和尚便有水吃了。这一次三个和尚又用简单的道理@点悟了一位将军@参看本期发表的“司马光解禅偈”@读者或可有所得…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家庭收入与幸福观的关系,并着力考察性别和社会支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该研究采用家庭收入问卷、社会支持评价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52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高中生家庭收入可显著正向预测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性别因素对社会支持在家庭收入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家庭收入显著正向预测女生的社会支持,而对男生社会支持的预测不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家庭收入对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可为高中生幸福感提升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