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多媒体学习中的空间邻近效应认为,当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的图像和文本邻近呈现时,要比图文远离呈现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本元分析针对Ginns(2006)的不足,增加了近10年最新的研究,以保持测验、迁移测验和主观认知负荷作为结果变量,考察多媒体学习中空间邻近效应的稳定性,以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和学习者教育水平等的调节作用。经文献搜索与筛选,有53项研究符合元分析要求,在保持测验、迁移测验、主观认知负荷上分别生成了45个(2000人)、43个(1935人)、11个(645人)独立效应量。主效应检验发现:空间邻近组在保持测验(d保持=0.48)和迁移测验(d迁移=0.39)成绩上均显著高于空间远离组,在主观认知负荷上显著低于空间远离组(d认知负荷=-0.24)。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高交互性材料(d高交互=0.42)、系统步调(d系统步调=0.52)、短时学习(d短时=0.55)等条件下,空间邻近效应对学习的深层理解(迁移测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学习者(d中小学=0.71),空间邻近效应促进学习识记(保持测验)的效果更好;相对于电子环境,纸质学习环境下(d保持=0.66,d迁移=0.52)的空间邻近效应对保持和迁移测验的促进都更加显著;在主观认知负荷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以及学习者教育水平对空间邻近效应均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2.
疼痛的威胁警示与趋近救助冲突近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结合点探测范式与眼动技术,以疼痛面孔和中性面孔为实验材料,探讨共情在疼痛功能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收集了33名被试的有效眼动数据,结果发现,与中性面孔相比,被试对疼痛面孔图片的早期注意定向更快(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更短)、晚期注意维持更长(注视次数更多、总注视持续时间更长);与低共情组相比,高共情组被试对面孔的总注视持续时间更长,分组分析显示只有髙共情组对疼痛面孔的总注视持续时间比中性面孔长。结果表明,被试存在疼痛面孔注意偏向,被试的共情水平可能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影响其在注意维持阶段对疼痛威胁的知觉。  相似文献   
43.
教师对课堂信息的知觉和加工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专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有关课堂场景中学生行为知觉和注意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主观报告和定性分析等研究方式,不仅缺乏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客观量化的分析,对教师如何加工课堂场景中学生行为也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11名专家、9名经验教师和17名新手,让其观看一段时长约15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视频,并记录其观看过程中的眼动信息。结果发现,教师对学生课堂典型行为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次数比率多于问题行为;相对于专家和经验教师,新手对学生的典型课堂行为注视次数更多、总注视时间更长、注视比率更大;就学生的典型行为而言,新手比专家和经验教师注视的次数更多、总注视时间更长,注视的比率也更大。结论认为,教学经验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场景中学生行为信息的知觉,新手对突显的典型行为关注要多于问题行为,而专家和经验教师则在典型行为和问题行为上平均分配注意资源。  相似文献   
44.
多媒体学习过程中,动画学习材料的呈现速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已有研究对动画速度是否影响多媒体学习中的注意转换和学习效果存在不一致的结论。研究采用闪电形成原理动画作为实验材料,操纵慢速、正常速度和快速三个速度水平,利用Eyelink 1000眼动仪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眼睛注视,探讨多媒体学习中动画呈现速度对学习效果和注意转换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记忆测验的成绩上,慢速水平的迁移测验成绩要好于正常速度和快速;慢速在注视次数、眼跳次数、任务相关区停留时间和进出兴趣区次数这些总体眼动指标上比其他两组显著要高,但是对相关指标按时间进行加权后发现,只在兴趣区停留时间上慢速和快速长于正常速度。结论认为多媒体学习过程中,动画呈现速度会影响学习的理解效果,但是对识记不产生影响;材料呈现速度影响知识深层次加工,它独立于学习者的注意转换。并且材料呈现速度对学习者眼动的影响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45.
网络成瘾的诊断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心理测量评定、临床评定和诊断、心理行为治疗和临床药物治疗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网络成瘾的诊断和治疗研究.问卷和量表是诊断网络成瘾最直接和主要的形式,同时也出现了结合临床精神病学特征诊断网络成瘾的研究.对网络成瘾的干预和治疗主要是心理行为治疗,临床和药物的治疗还比较少.最后对现有诊断和治疗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46.
李卉  王福兴  范颖平  周宗奎 《心理科学》2012,35(5):1113-1118
随着电视、网络、DVD视频等媒体设备的普及,媒体对婴儿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父母和研究者的关注。电视等媒体与婴儿注意、语言和学习的相关研究是婴儿媒体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婴儿期对电视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婴儿的语言发展依赖于他们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及自身特征;当将视频学习和现实中等价学习进行比较时,非常年幼的儿童从视频中学习得更少。媒体对婴儿发展产生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缺少一个权威性的答案。鉴于这一点,本文从关注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新的研究视角、以及国内研究现状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作为社会学习的个体,幼儿从3岁起就能根据信息提供者先前准确性的差异对其可信程度进行评估。通过对以往研究效应量的整理分析发现,随年龄增长,幼儿对高先前准确性信息提供者的信任程度表现出增长趋势(3岁幼儿选择的效应量中值为d询问=0.60,d赞同=0.61;4岁幼儿的效应量中值为d询问=0.80,d赞同=0.96)。在运用先前准确性进行评估时,幼儿主要关注信息提供者是否犯错,灵活使用"整体印象"和"特质推测"两种认知策略对其未来行为进行推测。幼儿能够根据自身对材料的感知对信息提供者的可信程度进行动态调整,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和执行功能限制了他们的选择信任,而信息提供者同时具有的社会性因素对幼儿的选择也具有干扰作用(幼儿信任准确的信息提供者的效应量中值为d询问=-0.03,d赞同=-0.17)。未来研究可以改进实验范式,进一步探查先前准确性对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影响,拓展信息提供者的呈现方式和其它多重特征,关注不同类别的信息提供者。  相似文献   
48.
在多媒体学习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究通过教学设计诱发的积极情绪能否达到增进教学效果、促进学习的目的。但诱发的积极情绪究竟能否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主观感受,以往实证研究的结果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多媒体学习背景下诱发的情绪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和主观感受的影响。研究共纳入文献21篇,在积极情绪、保持成绩、迁移成绩上分别生成了24个(2454人)、28个(2658人)和27个(2447人)独立效应量。结果发现:相对中性情绪组,积极情绪组的确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情绪(d=0.64),学习者的保持成绩(d=0.25)、迁移成绩(d=0.30)、心理努力(d=0.21)和学习满意度(d=0.42)也更高;诱发的情绪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积极情绪诱导方式、外诱材料类型、呈现步调、学习材料时长的调节。  相似文献   
49.
小学2~5年级儿童基于成功基础率的策略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8名小学2~5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BST实验任务,对策略成功基础率变化进行控制,探讨了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差异和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在策略成功基础率变化的情况下,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存在年级差异,表现为2年级儿童策略适应性水平低于3年级儿童,2、3年级儿童策略适应性水平低于4、5年级儿童。(2)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发展存在阶段性,儿童在小学2~5年级内策略适应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一种渐进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为从小学2年级到4年级儿童的策略适应性呈现显著的、渐进的变化,4、5年级之间儿童策略适应性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0.
教师的眼神注视是在视频学习中重要但易被忽视的元素。以往理论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中准社会交往理论和社会代理理论支持教师的眼神注视促进学习; 而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与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教师的眼神注视会阻碍学习效果。通过汇总以往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 教师的眼神注视对学习效果具有小的促进效应, 即教师的眼神注视能够促进学习者的保持成绩(d保持 = 0.41)和迁移成绩(d迁移 = 0.39); 其次, 在主观体验上, 教师的眼神注视对准社会交往也具有小的促进效应(d准社会交往 = 0.35), 而教师的眼神注视对认知负荷影响十分微弱(d认知负荷 = -0.02); 最后, 在对学习材料的注意加工上, 教师的眼神注视总体上影响比较微弱(d注视时间 = 0.06, d首次注视时间 = -0.15)。未来研究需要对不同注视类型、先前知识经验、学习材料性质以及认知神经方法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