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71.
齐国的工商业论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齐国的工商业是齐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齐国发达的工商业主要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当时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发达的丝织业是齐国工商业的杰出代表,《管子》则是齐国工商业的理论结晶。而古都临淄则是齐国工商业的缩影。  相似文献   
972.
研究旨在考察老年人错误记忆现象及内在原因,并检验模糊痕迹理论对错误记忆年老化机制的解释。以经典DRM范式为研究起点,对三组被试(年轻人35名、低龄老人28名、高龄老人34名)的记忆成绩进行比较,利用联合再认范式及多项式树型建模的统计手段,分别从现象学和认知加工机制的角度检验错误记忆的年龄差异是否符合模糊痕迹理论的预期。结果发现:(1)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而这两种记忆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中呈现出不同的增龄效应模式:正确记忆随年龄的增长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错误记忆水平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即低龄老年组的虚报率显著高于年轻组和高龄老年组;(2)虚报率的年龄差异主要集中在未学习过但与学习词列有强语义相关的刺激(类型记为R)反应上。对R型刺激的反应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低龄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成功提取字面痕迹的概率存在显著下降,而提取要点痕迹的概率保持相对稳定;高龄老年人成功提取要点痕迹的概率相比低龄老年人显著下降。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模糊痕迹理论对个体记忆一般年老化特点的预期及解释。  相似文献   
973.
王美萍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14,46(7):931-941
采用基因-环境设计, 以208名初中生为被试, 系统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期亲子亲合与冲突的关系, 以及性别与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rs6267多态性对亲子关系无显著主效应, 但其与亲子亲合、母子情绪冲突的关联模式在男女青少年群体中相反; rs6267多态性与父母积极教养行为对亲子关系无显著交互作用, 但其与母亲消极教养行为对母子冲突具有交互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974.
社会身份重要性和社会认同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选取四个参照条件(国家、民族、性别、职业),探讨个体内部的社会身份重要性、以及个体对其不同社会身份的社会认同度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个体内部,社会身份重要性越重要,相应的群体参照效应也越大,而社会认同的高低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个体的自我内部,不同的社会身份是按照重要性来排列,越重要身份越靠近个体自我概念的核心,而且这种重要性也影响着集体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  相似文献   
975.
为了更好地促进退休人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城市退休人员再就业自我效能量表等工具对城市退休人员的再就业意向进行调查。探索了影响退休人员再就业意向的相关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退休人员比女性退休人员再就业意向更强;年龄越低再就业意向越强;专业技术比受教育程度对退休人员的再就业意向有更大影响;就业机会、再就业态度、再就业自我效能和他人支持都能显著地预测再就业意向。研究表明,再就业自我效能通过再就业态度影响再就业意向,工具性态度通过情感性态度影响再就业意向,外部因素(就业机会、他人支持)能通过内部因素(求职自我效能)对再就业意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76.
目的:考察成年女性情景自传体记忆(EAM)的现象学体验是否受年龄和事件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95名老、中、青年女性被试详细回述童年及近一年的自传体事件各一件,并完成自传体记忆问卷。结果:所有被试在近期记忆的大多数体验得分上显著高于童年期记忆,年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不显著。在近期记忆的情绪体验上,中、老年女性比青年女性更积极。结论:成年女性EAM的现象学体验受时间影响明显,受年龄影响不大;中、老年女性的EAM现象学体验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情绪偏向。  相似文献   
977.
本研究以来自北京10所小学的369名有对立违抗(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症状的流动儿童及父母、349名无ODD症状的对照组流动儿童及父母为被试进行了问卷施测,探究了父母情绪调节困难对流动儿童对立违抗症状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亲子冲突解决方式和儿童情绪调节(情绪调节与情绪消极和不稳)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经过分析发现:(1)ODD症状流动儿童的父母情绪调节、亲子冲突解决方式、儿童情绪调节显著差于对照组儿童;(2)总体上,父母情绪调节困难、亲子冲突解决方式和儿童ODD症状之间两两相关显著,而儿童情绪调节与这几个变量相关不显著;(3)父母情绪调节困难能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ODD症状,并进一步通过亲子冲突解决方式对流动儿童ODD症状产生影响;(4)儿童情绪调节(儿童情绪调节与儿童情绪消极和不稳)仅在父母情绪调节困难对儿童ODD症状的直接影响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亲子冲突解决方式所起的中介作用并无调节作用。在对有ODD症状的流动儿童进行干预时,不仅要培养儿童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应提升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并改善亲子冲突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978.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认同及文化适应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量表、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困难量表对北京市932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发现:(1)女生、未转学、家庭收入高、父母教育程度高、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更好;(2)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其文化适应的直接预测效应显著;(3)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可以分别通过老家总认同和城市总认同间接影响文化适应,也可以通过老家总认同和城市总认同的整合更好地间接影响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979.
类别学习是通过不断地分类练习,学会如何将类别刺激进行归类的过程。采用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4(内容相关性:方向、宽度、亮度、控制组)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工作记忆容量与内容相关性对基于规则类别学习和信息整合类别学习的影响。结果显示:(1)对基于规则类别学习来说,在高工作记忆容量条件下,当关注相关维度时,类别学习的成绩更好;(2)对基于信息整合类别学习来说,不管工作记忆容量如何,只要关注相关维度类别学习的成绩更好。  相似文献   
980.
延迟退休态度是影响新退休政策推行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本研究采用《延迟退休态度问卷》等工具,抽取450名临近退休员工,考察工作-家庭中心性与延迟退休态度的关系以及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在其二者关系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临近退休员工对延迟退休的态度较为消极。(2)低组织支持感条件下,工作投入在工作-家庭中心性与延迟退休态度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低组织支持感不利于缓解家庭中心性员工对延迟退休的消极态度。(3)高价值认同条件下,家庭中心性与工作投入、延迟退休态度的正向关系弱化。给予员工高价值认同可以提升对延迟退休的积极态度。高关心利益也可缓解家庭中心性员工对延迟退休的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