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预览效应是一种在已经存在的多个旧客体中优先选择多个新客体, 对新客体表现出优先加工的现象。文章综述了预览效应认知神经机制的两种主要观点:(1)旧客体抑制观点, 认为预览效应是由于对旧客体的抑制; (2)新客体突现捕获注意观点, 认为预览效应是由于新客体出现伴随着亮度突然增加捕获注意。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主要争论在于:预览效应与新旧客体亮度变化的关系; 新旧客体的颜色关系是否影响对目标的搜索; 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 旧客体形状变化是否还会破坏预览效应。文章指出, 预览效应是旧客体抑制机制与新客体突现捕获注意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于薇  王爱君  张明 《心理学报》2017,(2):164-173
听觉主导效应是指多感觉通道信息整合过程中,听觉通道中的信息得到优先加工,从而主导其他感觉通道的信息。研究采用经典的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操纵了注意资源的分配方式以及实验任务难度,考察了主动注意听觉通道的声音刺激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产生的影响,以及任务难度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结果发现:(1)裂变错觉会受到注意资源分配程度的影响,但是融合错觉则不然;(2)任务难度既不会影响裂变错觉,也不会影响融合错觉。说明了分散注意能够影响听觉主导效应中的裂变错觉,并且这种主导效应与任务难度无关。  相似文献   
23.
张明  唐晓雨  于薇  宁波  王智楠  王爱君 《心理学报》2018,50(11):1212-1221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是指当视觉闪光伴随不相等数量的听觉声音在100 ms内相继或同时呈现时, 个体会错觉性地知觉到视觉闪光的个数与听觉声音的数量相等。研究采用经典的声音诱发闪光错觉范式, 将注意以内源性的方式指向视觉通道或者听觉通道, 考察了基于通道的内源性注意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注意内源性地指向视觉通道时, 相对于基线条件, 裂变错觉的量显著减小; 当注意内源性地指向听觉通道时, 相对于基线条件, 裂变错觉的量存在增大的趋势。说明了基于通道的内源性注意可以影响声音诱发闪光错觉中的裂变错觉, 但不影响融合错觉。  相似文献   
24.
外源性注意与多感觉整合的交互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研究领域, 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们关注。为了解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机制,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两方面综述了外源性注意与多感觉整合的交互关系:(1)外源性注意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调节多感觉整合, 包括空间不确定性、感知觉敏感度和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三种理论假说; (2)多感觉整合可以调节外源性注意。一方面, 来自多感觉通道的刺激能够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自动整合, 整合后的多感觉通道刺激比单通道刺激具有更大的凸显性从而有效地吸引注意。另一方面, 整合后的多感觉通道刺激能够作为多感觉信号模板存储于大脑之中, 从而在任务中实现自上而下地调节注意捕获。  相似文献   
25.
通过要求被试分别在近处空间和远处空间完成空间参照框架的判断任务, 考察了听障和听力正常人群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相对于听力正常人群, 听障人群完成自我参照框架判断任务的反应时更长, 而在完成环境参照框架判断任务无显著差异; (2)听障人群和听力正常人群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交互作用呈现出相反模式。研究表明, 听障人群在听力功能受损后, 其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的交互作用也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6.
三维空间中视觉空间返回抑制对Simon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君  张明 《心理科学》2015,(4):792-800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三维场景,采用视觉空间返回抑制范式与Simon任务的变式相结合,操纵了目标深度、线索有效性以及空间一致性三个变量,考察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视觉空间返回抑制如何影响任务无关的反应表征(Simon效应)。结果发现,(1)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存在基于空间的返回抑制效应,且空间返回抑制效应会削减Simon效应;(2)目标出现在远处空间时,线索化条件下的Simon效应显著大于非线索化条件下的Simon效应;(3)目标出现在近处空间时,线索化条件与非线索化条件下的Simon效应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空间返回抑制并不是"深度盲",且目标的空间位置会对空间返回抑制与Simon效应的交互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7.
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与情绪刺激都具有引导注意偏向、提高搜索效率的特点, 但二者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迄今为止尚不明确。研究采用“线索-目标”范式并在视听双通道呈现情绪刺激来考察情绪刺激的加工与IOR的交互作用。实验1中情绪刺激以单通道视觉面孔或一致的视听双通道呈现, 实验2通过在视听通道呈现不一致的情绪刺激进一步考察视听双通道情绪一致刺激对IOR的影响是否是由听觉通道一致的情绪刺激导致的, 即是否对听觉通道的情绪刺激进行了加工。结果发现, 视听双通道情绪一致刺激能够削弱IOR, 但情绪不一致刺激与IOR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并且单双通道的IOR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仅在视听双通道呈现情绪一致刺激时, 才会影响同一阶段的IOR, 这进一步支持了IOR的知觉抑制理论。  相似文献   
28.
联合采用联想匹配任务和内隐联想测验(IAT)任务,考察了自我—他人分类中的他人重要性对自我—高奖赏相似性的影响。研究将中性的几何图形与自我、不同重要性的他人(实验一为陌生人,实验二为朋友)建立联结,并将自我(暂时建立联结的图形)高奖赏联合任务与自我低奖赏联合任务下的反应差异(即IAT值)作为自我—高奖赏相似性的指标,结果表明:(1)联想匹配任务中自我和朋友以及自我和陌生人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自我优势效应;(2)IAT任务中,自我和高奖赏只在他人为朋友的自我—他人分类判断时才具有相似性,而他人为陌生人时二者不具有相似性。这说明他人重要性改变了自我的心理表征。  相似文献   
29.
视听觉整合是将视觉和听觉信息整合成为统一、连贯且稳定的知觉过程。研究采用内源性线索-靶子范式,探讨了不同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影响,以及不同线索有效性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差异。结果表明,(1)无论线索有效性的高低,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均弱于青年人;(2)低线索有效性(50%)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均与无效线索条件下没有差异;(3)中线索有效性(70%)条件下,老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与无效线索条件下没有差异,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高于无效线索条件;(4)高线索有效性(90%)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均显著高于无效线索条件。研究结果支持了空间不确定性假说,并且进一步揭示了内源性注意与视听觉整合的交互作用,明确了不同线索有效性条件下内源性空间注意定向收益的不同是导致老年人与青年人视听觉整合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