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12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确定以贵州苗族非遗村寨的姑娘为题材,是顺应时代精神,是对贵州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这个主体性创作主要采用了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在创作构思中,从题材,构图,艺术特色中进行分析。通过绢本工笔人物的表现形式来完成再现生活场景和表达人物情感,从而分析苗族非遗村寨女性题材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12.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并探讨心理韧性在其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采用城市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的665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女生、低年级、父母教育水平高、公立学校、未转学的流动儿童能更好地城市适应;(2)亲子依恋、城市适应和心理韧性各维度两两相关;(3)亲子依恋中的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对城市适应均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中的自我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的父母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的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可以共同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心理韧性在其中均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亲子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城市适应,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813.
采用正反双向背景信息日常生活外部锚问题,选取64名大学生,运用眼动技术,考察锚值及双向信息对外部锚问题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低锚组锚定效应指数均在0.76以上,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回答锚值比较问题时,从锚值向反向信息的眼跳次数和注视时间显著多于向正向信息的眼跳次数和注视时间。回答估计值问题时,从估计值问题向锚值的眼跳次数和注视时间显著多于向双向信息的眼跳次数和注视时间。研究表明,外部锚引起程度较高的锚定效应。反向信息在问题理解及决策中得到更多关注。锚值在回答锚值比较及估计值问题阶段均对决策产生显著影响。支持了选择通达和信息加工负性偏向观点。  相似文献   
814.
文化研究的哲学向度与文化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关注“文化与哲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当今被泛称“文化哲学”的,不外就是文化与哲学的结合研究.这种结合研究是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的:其一是使哲学结合于文化、延伸其文化外延、发生哲学的“文化方向倾斜”,这可视作“哲学中的文化”;其二是在文化(人类)学的材料基础上,提出种种哲学性的解释理论和分析工具,使文化结合于哲学,这是文化的“哲学方向的倾斜”,可以称作“文化中的哲学”.就文化研究这一方面而言,上述情况产生了文化研究的多种哲学向度.然而,下文的分析将证明,若将这种种哲学向度都不加分析和说明地称作“文化哲学”,并且以为它已是一门具有较为严密的学科规定的分支学科,那就未免草率了.为此,对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815.
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意义的发问王树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意义,决非明确,而有待发问。这里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或者说,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意义取决于什么?我认为,传统哲学,只有不经现代人研究,那才是地道的传统哲学;但也只能是一种死的哲学,与现代无关。相反,如果经过现代人研究,那么,传统哲学就会被改变,就不可能是地道的传统哲学,但却可能是一种具有活力的和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这一点,对于“六经注我”者,自不待言。就是对于标榜回到“本文”的“我注六经”者,也不能例外。只要看看当今问世的一些古代经典今注今译本,就对此不难明了。因此,中国传统哲学现代意义的问题,实质上就归结为有无现代人研究以及现代人如何研究的问题。其次,强调只有现代人对之研究,传统哲学才具有现代意义。这里也发生问题,即所谓现代意义是传统哲学本身所具有,还是现代人的引申?或者是一者兼而有之?我认为,这也是很难说得清楚的。最近在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上看到何炳棣先生对于杜维明先生的批评,以及连带对于整个新儒家的批评。何先生的文章抓住的要点是对《论语》中的“克己”如何理解的问题。何先生认为“克己”就是限制自己。在他看来,杜维明先生把“克己”  相似文献   
816.
小学儿童对他人道德行为归因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长江  王宪清 《心理科学》1993,16(4):205-210
本文以归因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研究小学儿童对他人道德行为的归因问题。在研究中,设置家庭、学校、社会等三种道德情境,让儿童对各种情境中他人的道德与不道德行为进行归因。采用“主成份分析”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归因结果加以统计处理,从而揭示出小学儿童对他人道德行为的归因的主因素构成及其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817.
为探讨失恋经历对爱情相关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采用眼动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有、无失恋个体在加工积极和消极爱情信息时眼动和ERP特征。通过2个实验结果发现:在总注视时间和注视点个数眼动指标上,图片类型和失恋经历的交互作用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有失恋经历被试比无失恋经历被试对消极爱情图片的注视点更多,注视时间更长。积极爱情图片比消极爱情图片诱发的N1波峰更大,有失恋经历被试对积极图片的N1潜伏期显著快于无失恋经历的被试;有失恋经历被试在积极爱情图片上的P1波峰小于无失恋经历被试。研究表明,有、无失恋经历被试对爱情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存在眼动特征和神经生理上的显著差异:有失恋经历者在行为上对消极爱情图片存在注意趋近偏向,而在神经生理上对积极爱情图片存在注意回避倾向。  相似文献   
818.
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有 《学海》2001,(2):19-24
本文从人类的审美活动出发,对哲学的根本特性--反思性--进行了系统的本体论追问与论证,从而以新的理论视野阐释了哲学反思的生存论根据.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审美维度"出发理解"哲学反思",因为"哲学反思"的根据是人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在"审美"活动中本真地显现.从"审美维度"出发,就为更加深入地理解关注、守望人的"存在"的"哲学反思"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敞开和确证"哲学反思"的合法性,为进一步建构、发展哲学提供本体性的生存论根据.  相似文献   
819.
经济伦理学是人文学科殿堂中兼重功利与道义的应用伦理学学科,具有立足于凡俗而又着眼于超越与神圣的学科特征,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近读王小锡教授的《道德资本与经济伦理》一书,深为其蕴含的价值理性和思辨理性所叹服,更为其立足于市场经济而求其伦理完善  相似文献   
820.
彭坚  王霄 《心理科学》2015,(4):822-827
追随力认知图式是一种历经社会化,以抽象表征形式储存于个体记忆中的关于追随力的认知结构,亦称为追随原型。领导者的追随原型通常在领导—追随互动中被激活,并与部属实际追随力进行匹配。匹配失败的追随原型将被重新归类或定义,匹配成功的追随原型将通过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影响追随者的职业幸福感、角色内绩效和角色外行为。人格、市场行情、组织结构和文化能预测追随原型。未来可加强多水平效应、匹配效应和生物基础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