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7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41.
本研究以眼动仪为工具,借助移动窗口技术,比较了16名高阅读水平和14名低阅读水平的五年级维吾尔族小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及其对称性。结果发现:高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3个字符,而低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个字符。在本研究条件下,可得出以下结论:(1)五年级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都具有不对称性,左侧范围大于右侧;(2)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其阅读知觉广度略大于低阅读水平的学生,差异主要体现在右侧知觉广度。  相似文献   
242.
人们习惯上一向将马克思哲学同德国唯心主义联系起来。列宁关于德国唯心主义是马克思社会理论——作为其哲学的来源——的三个组成部分的三大来源之一的论断,已被普遍接受。在本讲中,我将在德国唯心主义中探寻马克思哲学中自由观的各种源头,以表明德国唯心主义关注的种种自由问题能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剥削的概念。  相似文献   
243.
自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问世以来,“哥白尼革命”一词在许多领域都被用以贴切地说明与康德为哲学带来的转变有同等意义的革命性转变。在《从外面(中国)思考:远东访谈录》[1]一书中对哲学家兼汉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进行提问的蒂埃里·马尔谢塞写道,这本书“不啻提出了重新启动‘离中心’这一伟大工作的动议,即定义我们的现代性———实际上是一次新的‘哥白尼颠覆’”。[2]朱利安解释说,“中国和西方的对峙是当代最伟大的问题之一”,“中国的思想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内在连贯关系”,它“还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理智之后的先入之见”,因此中…  相似文献   
244.
穆斯林社区的发展 尽管穆斯林迁居英国开始于19世纪中叶,但是导致移居的直接因素则是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凿.随着英国和殖民地之间贸易往来的日益加强,英国在船舶和港口急需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容易选中的是也门人.他们是第一批到达英国加的夫、利物浦、伦敦港口的穆斯林移民.  相似文献   
245.
一 本文将首先描述马克思的宗教理论,然后以此探究宗教在当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近来,这种作用已达到空前的水平。马克思的著作如何才能帮助我们理解这点并对此作出回应呢?  相似文献   
246.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以雇员忠诚换取就业保障为特征的心理契约,正逐步被以绩效换取就业能力为特征的新的心理契约所取代。基于就业能力的心理契约管理要求组织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期望和态度,给员工以更多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机会,实施合理的组织策略,提升员工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47.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世界文学史上的天才杰作,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重  相似文献   
248.
本文假定有些对象(例如福尔摩斯)是不存在的。关于这些对象,人们是应该采取实在论的立场,还是反实在论的立场呢?根据实在论,一个包含非存在对象的可能世界的域与该可能世界上的存在对象具有什么性质、做出什么行为无关;根据非实在论,一个包含非存在对象的可能世界的域依赖于该可能世界上的存在对象具有什么性质、做出什么行为。这里的分歧在于,非存在对象出现在(一个世界的)量化/指称域中是否依赖于(在该世界中)存在对象具有哪些性质,特别地,比如是否依赖于能够讲述故事的情感生物的行为?在《走向非存在》(牛津人学出版社,2005)一书中,我给出了一种内涵语言的语义学,以实在论的方式来处理非存在对象。本文旨在提供一种非实在论的语义学,以非实在论的方式来处理非存在对象。实在论解释是定域的,与此不同,非实在论解释是变域的。在非实在论语义下,关于非存在对象的非实在论直觉可被尊重,这主要体现在对非存在对象和存在对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分析。关于非存在对象,本文和《走向非存在》分别以非实在论和实在论的方式来处理,这使进一步的比较和选择工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49.
本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思想研究的变化情况,并指出马克思思想研究的重要转向,即转向对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的研究。同时,作者图克尔指出了两种主要的研究倾向,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道德主义进行分析,二是把马克思当作宗教体系进行分析。作者则选择了另一种研究方法,把马克思思想体系纳入到西方传统的宗教和神话思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50.
直接而全方位的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文本对于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因为直接而全方位的阅读 ,不仅体现了我们这一时代求实、理性和科学精神的要求 ,而且体现了人们希望撇开各种因素 (例如前苏联的影响 )、直接面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思想的要求。这些要求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时代背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 ,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步入了马克思的话语世界 ,人们对马克思思想的浓厚兴趣由此而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时代的要求 ,开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