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表象看到一个运动员完成三级跳远项目为实验任务,对表象任务的信息通达水平、眼动注视点的活动位置和被试对三级跳远项目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进行系统的操纵,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视觉表象眼动的变化是基于知识学习表征差异还是技能训练表征差异的问题。实验1以没有三级跳远运动专业技能知识且对该运动的认知水平也较低的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在完成高信息通达水平的表象任务时,注视点需要较短的持续时间,但眼跳距离会增大,眼跳频率会变低;实验2对表象任务的知识学习表征水平和技能训练表征水平进行操纵,分别以对实验任务进行过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人为被试,结果表明,随着被试知识习得水平和技能水平表征能力的提高,不同表象任务信息通达水平间的眼动差异将消失,但知识学习和技能表征的差异在平均眼跳时间上有差异,技能训练型的被试其平均眼跳时间要短于知识学习型被试,达到临界水平显著,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眼跳距离等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谭峭《化书》以“化”为核心,认同循环演化的社会历史观,提出了“均食而俭”的道教治国思想,提倡以“俭”治国,认为儒家“五常”并非治世良药,需要以道教治国思想为基础,因此强调统治者应当从自身做起,减少个人私欲,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和乐、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于医疗模式的转变,除了对患者本身疾病的治疗外,患者的满意程度和生命质量也成为衡量治愈率高低的一个标准。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培养教育,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任重而道远。这篇文章探讨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护人员所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在飞行活动中,飞行员的惊吓和惊奇反应是导致飞行失控的重要因素。惊吓和惊奇反应可能使飞行员熟练训练过的操作程序和技能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直觉性的行为或草率的决策。现有的使用飞行模拟器的研究表明,Landman模型对减轻飞行员惊吓和惊奇的训练有重要价值。在Landman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加入了飞行员心理能力的个体间差别(即拓展的Landman模型),因此拓展的Landman模型对于飞行员的选拔和训练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医学教育还是研究,其最终目的是向临床实践转化,为广大患者服务.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许多医学领域遗留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和发展,但如何把握教育、研究和实践三者的关系及其定位,认识到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弥补临床实践中应用不足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对此现象与相关改良措施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癌症患者及其照顾者视角出发,对家庭尊严干预发展历程及特征、实施步骤、应用人群及效果、未来我国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的启示及展望4个方面进行探讨。家庭尊严干预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其长期应用效果和在不同人群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临床医护人员应通过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尊严干预新模式、拓展区域医疗中心合作研究、优化家庭尊严干预实施步骤、深化家庭成员支持研究来促进我国尊严干预研究的深入发展,以更好维护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尊严,提升尊严干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许多年来,我一直喜欢一个词——情窦初开,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温暖。我曾多次默想:属于我的那份刻骨铭心的初恋缘于何时,又是如何草草收场的?我属于晚熟的一类人,在忙忙碌碌的学习生活中,我波澜不惊地走过了小学初中,步入了三年的师范生活。虽然那时已是十六七岁的莽撞少年,但我仍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虽然我对爱情一无所知,可是渴望邂逅一场纯美的爱情。  相似文献   
19.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分布在全国25个省(区市)6 850人进行中医药素养状况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中医药学科自身特点、公众受到的现代教育、社会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提高公众中医药素养需要政府、大众传媒、中医药机构和从业人员等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美德伦理学家所理解的美德是一种性格特质,但近些年以来,在情境主义者的主导下,美德伦理与情境主义关于美德实在性的争论聚焦于反应性倾向上,这一思路的论辩偏离了美德的本质。而根据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美德可以依据态度这一心理学概念得到很好的解释。而且态度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成果可以对美德的实在性提供佐证,这不仅可以消除美德伦理与情境主义的对立,而且可以为美德心理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