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吴邑人 《天风》2002,(8):64
三个月以后,刘牧师对永生、素素说,教会决定派他们去德城,那里一位长老年龄高,身体多病,叫陈永生接上去带领教会工作.刘牧师的话陈永生总是听的,素素早就觉得杭城天恩堂是个大堂,他们不配留着.现在好了,到个新地方去吧.  相似文献   
52.
先秦中庸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是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是儒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该词始见于《论语》,但其思想渊源甚为久远。中庸的前身称为“执中”,执中原则可上溯至“禅让制”时代,是从传说中的尧舜直到禹汤文武周公治国安民的指导方针。孔子首创“中庸”,把执中原则提升至哲学范畴。孔子身后,儒分为八,中庸学理又经子思、孟子、苟子相率发展,迄于战国末年已蔚然大观,从而结束了中庸思想哲理化的历史进程。秦汉以降,历代儒者虽多事阐发,然终不出托古致用、借题发挥之圈子,中庸的本质含义未见改变。是故,探究中庸思想应以先秦为大端,…  相似文献   
53.
品味中年     
行到中年分外明,明白自己要什么,追求什么。梁实秋先生说:“中年最大的妙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我觉得,这个时候是真正面临人生工作的瓶颈,生活的酸甜苦辣把你所有的锐气和毅力磨砺得圆融圆通的时候,  相似文献   
54.
人类通过克隆、干细胞研究、基因治疗等一系列新的生物技术以改善和延长人的生命的努力,激起了广泛而激烈的伦理论争。以探索这些道德难题为目的,“再生医学的伦理省思”(Ethical Rdlections on Regemerative Medicine)国际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6、7日在香港举行。研讨会由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KBU)的应用伦理学中心(Gentre for Applied Ethics,CAE)主  相似文献   
55.
循证医学推动实验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 ,经历了从近代医学到现代医学的转变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循证医学 (Evi dence -BasedMedicine ,EBM )是 2 1世纪的临床医学[1] ,也有学者提出循证医学对临床疗效研究的作用可以与显微镜发明相媲美 ,对临床医学的贡献将与人类基因组计划齐名。那么究竟循证医学与近代、现代医学的关系如何呢 ?1 循证医学提出新的医学模式随着循证医学的提出及不断的发展完善 ,使原有建立在实验医学基础上的医学模式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实验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其不足 ,循证医学应运而生 ,反过来循证医学又推动了实验医学的发展 ,也…  相似文献   
56.
57.
道教生态:内在的转变——对早期道教戒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文章里,我将用事实证明,道教和生态有着比自然哲学更丰富的内涵。事实上,道教不仅思考自然环境和人在其中的位置,还要用实际行动来实践这些观念。早在公元一世纪,道教就制定了教制、教规(如一百八十戒等),旨在保护环境,确保自然平衡不被破坏。道教除了提倡尊重妇女和小孩  相似文献   
58.
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  相似文献   
59.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规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业。因此,举凡行、立、坐、卧,一切举止动作都要威仪具足,所谓“身具德,人必敬”。以下仅就日常生活中的行立坐卧四种威仪,以及有关参访、入殿、礼拜、出堂等应注意的行仪,略述于后:  相似文献   
60.
愆人 《天风》1996,(6):23-24
“神所惩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因为他打破,又缠裹;他击伤,用手医治。”(伯5:17—18)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任教已36年。在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培养教育过的学生数以于计,其中不乏有用之才。遗憾的是我没有教育好我的儿子,他做了危害社会的恶事,受到法律的制裁,成了一名罪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