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沈曄 《心理学报》1959,4(6):22-33
(一)問题的提出 1956年小学語文教学大綱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級閱讀教学以識字为重点。根据教材編审部門的同志們反映:在編写小学語文課本时为了迁就生字,該用的詞不能用,該有的內容不能有,因此編选課文感到非常困难,往往一篇有血有肉的課文一再削減使得教材內容十分貧乏。因此小学儿童能否及时地掌握必要数量的常用字是提高語文教学水平的关鍵問題之一。按一般需要,常用字約为1500字。1956年教育部曾規定,要求在两年  相似文献   
102.
曹傳詠  沈曄 《心理学报》1963,8(3):41-51
前言 本文作者之一在1959年的調查研究中曾根据当时获得的統計資料,說明字形掌握是小学低年級識字教学的关鍵性环节之一。近年来,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总結出一系列比較有效的教学方法,識字教学的貭量已有一定的提高。与此同时,心理学工作者結合教学也进行了不少識字教学的教学实驗,累积了相当丰富的資料。但在实践方面,对教材  相似文献   
103.
曹傳詠  沈曄 《心理学报》1963,8(4):23-31
問題 近十多年来,图形知觉集中了不少心理学家的注意。有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关于图形知觉的神經机制;影响图形知觉的学习因素;以及知觉中的动机因素等等。而沿历史較久的方向,即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图形知觉的关系的,也頗不乏人。决定图  相似文献   
104.
曹傳詠  沈曄 《心理学报》1965,10(2):23-36
这个报告要报导的是小学儿童分析概括汉字字形能力的发展情况。实驗是用前一报告的同一些被試进行的。从前一报告我們看到了儿童辨认字形能力的发展的两个比較大的轉折。因此,进一步的問題是:在分析概括汉字字形能力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有  相似文献   
105.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关心农民问题,归根到底,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在当前新时期,有人认为,国家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下降了;或者认为,农业得到持续发展,粮棉等主要作物已经基本过关,其重要性也不如过...  相似文献   
106.
《管子.内业》蕴涵有重要的哲学思想,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道的思想和内涵,体现为使道的思想具有形象化的特征。具体为:首先,道之气化:生生不息、大化流行。其次,道之体悟:存于心、践于行。最后,道之秩序:和谐生福。  相似文献   
107.
饥渴,通常指人体缺水时的感觉与状态。但鲜为人知的是,人体还会出现皮肤饥渴、肌肉饥渴、性情饥渴和精神饥渴等症状。严格地说,这些饥渴症并非是绝对的病态,但也不可忽视,因为它们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第三类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8.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制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他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唯智注意的框框,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9.
道德的本真形态是“天理”和“良心”,即普遍的、至高无上的实践法则及其在人心中的体现。道德要通过人的理论和实践体现出来,就需要实现道德的学理化和规范化,从而形成道德理论与社会规范两种道德的派生形态。  相似文献   
110.
《庄子》以批判的态度提出了内圣外王之道:即人们的实践精神、实践行为与实践结果。《管子》提出了自己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之道、外王之道与圣王之道。内圣之道表现为修心静意、修德获道;外王之道表现为遵循和实行大道而成就帝业、王业和霸业。圣王之道表现为“绝而定,静而治,安而尊,举错而不变者”。禁止歪门邪道,畅通正道,在人们的实践行为中达到内圣与外王的有机统一,做到功德圆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