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父亲于1922年夏获哈佛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经梅光迪、吴宓推荐,接受了东南大学刘伯明校长的邀请,出任该校哲学系教授。时《学衡》杂志创刊号已于是年元旦推出。回国后,父亲即参加了《学衡》,后并被目为“学衡派”。该学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持批评态度。父亲为《学衡》杂志写了许多文章,而大多是与印度哲学、中国佛教史有关的,如《释迦时代的外道》、《印度哲学之起源》、《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等等,并译翻了Edwim waddace所著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大纲》  相似文献   
82.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  相似文献   
83.
李叔同在浙江一师教音乐时,非常看重一名叫刘质平的学生。此人天赋极高,而且非常能吃苦。李叔同对他喜爱有加,每周单独给他辅导两次,还介绍他到杭州的鲍乃德夫人处学钢琴。  相似文献   
84.
尼采的认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讲的是尼采在与传统认识论划清界限时所阐明的哲学认识可能性。尼采在1873年的《希腊悲剧哲学》这一残篇中论及赫拉克利特时写道:“他不需要别人,为了自己的认识也不需要别人;他不把别人想要知道的一切知识和其他贤人用心向他询问的一切放在心上。他用轻蔑的口气谈及这聚集在一起提出问题的人,简言之,‘历史的’人们。他在讲到自己时是用表明神谕研究这句话来说自己的:‘我是自己探讨自己和研究自己的’,好象他就是‘认识你自己’这一含义不明的律令的实行者和完成者,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克勒讷袖珍版第1卷,第296页)  相似文献   
85.
元朝初年,由于蒙古军队的西征,中西交通大开,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穆斯林商人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水上香料之路大量进入中国,盛况空前。这一时期,有大  相似文献   
86.
汤正华  韩玉启 《学海》2005,(1):186-190
本文认为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为人性假设、以物为本的管理的看法其实是对泰罗科学管理思想本意的曲解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不能单纯理解为经济人人性假设 ,它包括着丰富的管理伦理思想。从伦理角度分析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伦理思想的建立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汤箬梅 《法音》2019,(8):60-65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了西方艺术的中心。一时之间,无论是象征着精英文化的抽象艺术,还是标榜大众路线的波普主义都充斥在美国艺术的大潮中,偶发艺术、集合艺术、波普艺术、极简主义、早期概念艺术等多种艺术流派的盛行无不传递出一个核心概念,艺术由偶发性向精神性过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太空人、摇滚乐、嬉皮士、冷战等  相似文献   
88.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手头正忙着呢,实在走不开,但是,中饭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礼了。于是吩咐婆婆,到餐馆点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赶过去。  相似文献   
89.
许晶  汤漳平 《学海》2002,(5):199-202
我国社科系统主办的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目前约有 10 0多家。它们是在一种特殊的时代氛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 ,它们首先是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 ,这些刊物从诞生伊始 ,便有着明确的办刊宗旨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经历了改革开放过程的风风雨雨的考验 ,在我国的学术园地中显示了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和较强的影响力 ,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社科学术期刊中的旗帜和排头兵。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过程 ,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与地方性使我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增容、扩版 ,完全是适应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需要而采取的正常措施 ,是符合国家科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也是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这种发展态势表明 ,我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纪之初 ,我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应当牢固确立精品意识 ,不仅要在国内学术期刊竞争中显示自己的高质量、高品位 ,同时也应在和国外期刊同行的比较中显示自己的格调与品位 ,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名刊  相似文献   
90.
清乾隆年间,朝鲜朴趾源入华观光考察,回国后撰写《热河日记》,共26卷,记录的内容包括沿途风光、中国历史、地理、风尚、习俗、人物乃至诗琴书画等。《热河日记》是朴趾源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书中通过对中国衣冠制度的赞颂与夸饰,表达了他的"北学"主张,即利用、厚生、正德。作为纪实文体,《热河日记》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如同汉赋般的夸饰风格使《热河日记》成为"燕岩体"的代表作品。通过"燕岩体"来表达的利用、厚生、正德实学思想,构成了"北学派"的主旨、风格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