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江光荣 《心理学动态》2001,9(3):248-252
章指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必然件、必要性与其合法性之间存在矛盾。章亦归纳出西方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问题的若干原则。在此基础上,作概括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一条总原则: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章亦根据此一原则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实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52.
摘 要 目的:选用心理咨询中获得成功改变的中国当事人,验证美国学者William B. Stiles等提出的同化模型。方法:采用同化分析这一用来追踪心理治疗中当事人问题经验发展进程的研究方法,对案例的会谈逐字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三位研究者追踪到了两个主题(两对声音),摘录了68个段落。其对两个主题摘录段落的同化评分与三位独立评定者的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0.90和0.85),同化的评分随着会谈的进程而提高(相关分别为0.89和0.91)。当事人在心理咨询中的改变过程遵循同化模型有关治疗改变的发展序列。结论:中国当事人的心理咨询改变过程支持同化模型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53.
近些年, 发展可塑性领域出现两个新模型--差别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 两个模型均表明个体从积极环境中的获益具有差异性。而心理干预作为一种特殊的积极环境被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已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一些证据表明, 具备某些特征的当事人从心理干预中获益更多。这些特征包括人格和气质类、遗传类和生理类。本质上, 这些研究在处理“什么对谁最有效”的问题, 但现有研究仅能部分回答这个问题。因此, 心理干预的效果差异有多少可归于这些易感特征, 是有待继续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对比心理咨询中4例好效果案例和4例坏效果案例同化水平的差异,对同化模型有关成功治疗改变过程的理论构想进行检验,并寻找区分好坏案例的关键点。方法:选用7位经过培训的评定者组成三个研究小组,采用同化分析这一用来追踪当事人问题经验发展进程的研究方法,对8个当事人完整的咨询逐字稿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涉及当事人问题经验的段落进行摘录。依据同化问题经验量表和同化标识手册对摘录的段落进行同化评定。结果:8个案例的核心问题得到一致确定,三组评定者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1,1)在.64~.86之间,ICC(1,K)在.84~.96之间。好效果案例结束时的同化水平均分(M=5.50)和同化进展均分(M=4.25)高于坏效果案例(2.13和-.13)。好坏效果案例的同化进程均出现前进中倒退的情形,但好效果案例能够在倒退中保持上升,而坏效果案例未能完成上升。好效果案例最终的同化水平均达到了4(理解/领悟)及以上,坏效果案例最终的同化水平均未达到4。结论:研究结果基本支持同化模型的理论设想,即症状强度的减少同更高的同化水平相联系;并初步确定区分好坏效果的关键点是同化水平4;但从同化进程来看,可考虑对模型的发展序列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5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双重表征理论(du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PTSD,DRT)基于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强调特定加工通路(即视觉加工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在侵入性表象形成和提取中的作用。DRT认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竞争性认知任务(即言语任务和视觉空间任务)分别占用特定加工通路的认知资源从而影响创伤信息加工和创伤记忆再巩固;工作记忆模型(working memory model,WMM)则强调竞争性认知任务对整体认知资源的占用。目前,DRT和WMM均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未来的研究应考虑个体的工作记忆能力;开展更多干预研究,并尝试改进研究方法,以及设计与文化相符、更加生活化的竞争性认知任务。此外,在加强模拟干预研究的同时也要增加临床应用研究,适当开展真实创伤情境的干预研究,还要加强相关信息加工能力训练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抑郁症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抑郁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组试验考察抑郁症网络化干预程序Mood GYM中文版对中国大学生抑郁患者的在线干预效果,并且使用多重中介模型同时探索了基于临床实践提出的认知歪曲(ATQ和DAS)与认知领域研究发现的解释偏差(SST)在抑郁症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相较之对照组,Mood GYM对中国大学生抑郁的网络化自助干预具有中到大的效果量(CES-D,d=0.93;PHQ-9,d=0.79);(2)Mood GYM也显著降低抑郁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ATQ)、消极解释偏差(SST)和功能失调性态度(DAS);(3)自动思维(ATQ)和消极解释偏差(SST)二者的改变在抑郁症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效果中起中介作用,功能失调性态度改变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抑郁症的网络化干预还存在着诸如脱落率较高等多种局限,推荐作为传统心理治疗的额外补充手段,也可作为梯度治疗模型的自助式初级干预。  相似文献   
57.
主题模型(Topic Model)作为一种计算机化文本分析方法,目前被研究人员应用于心理学文本分析领域的诸多研究中。在心理咨询研究领域中,主题模型可以用于探索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当事人之间谈话的主题,比较不同治疗类别的相似性,以及进行行为编码;在社交媒体与心理健康上,利用主题模型可识别和预测各种心理障碍以及进行人格计算。未来需要关注主题模型在算法和操作上的改善,并将其应用到中文语言环境之中,探索中文文本的心理学内涵。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探索了当事人会谈时的投入与即时会谈效果的关系;当事人咨询初期的投入与整体咨询效果的关系。结果发现当事人会谈时的投入与即时会谈效果、在咨询初期的投入与整体咨询效果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当事人在咨询初期的投入与整体咨询效果呈现正U型的偏态分布,少数投入水平最低的当事人获得中等水平的咨询效果,中等投入水平的当事人咨询效果最差,投入水平最高的当事人的咨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9.
基于模拟创伤研究范式, 采用道路交通事故影片对159名健康大学生进行模拟创伤, 考察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特质焦虑、特质分离和神经质)、工作记忆能力(注意控制和工作记忆容量)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加工)对模拟创伤后不同时段闪回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 结果发现:(1)数据驱动加工正向预测不同时段闪回(即时闪回、一周闪回和触发闪回)的数量、生动性、痛苦度以及一周侵入频率; (2)神经质正向预测触发闪回痛苦度, 注意控制和工作记忆容量负向预测一周侵入频率; (3)概念加工在注意控制与即时闪回痛苦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提示:数据驱动加工是创伤后不同时段闪回的主要影响因素; 概念加工主要作用于早期急性应激反应, 注意控制是其保护因素; 神经质和工作记忆能力对闪回具有较长期的影响, 且工作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0.
心理解剖是一种综合性、回顾性的研究方法, 指的是通过访谈死者的知情人或信息代理人, 收集死者生前和死后的相关信息, 重新构建死者的社会、生理、心理状况, 以推定其自杀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 心理解剖对自杀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是自杀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工具之一。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心理解剖的研究过程, 为该方法在自杀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另一部分论述了通过心理解剖研究得到的自杀的危险因素, 帮助更加详细地了解心理解剖在自杀研究中的研究进展。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心理解剖的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同时有必要应用心理解剖进一步探索自杀的多个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