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4—6岁幼儿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报》2001,34(3):47-52
该研究旨在探查4、5、6岁幼儿空间上下和前后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实验条件(一致、模糊、冲突)下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为了尽量降低记忆对推理的影响,要求幼儿在前提呈现的条件下按前提方位关系进行传递性推理操作。被试为幼儿园4、5、6岁组儿童各24人,其中男女各半。主要结果表明:4岁幼儿开始萌发空间前后和上下方位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从4岁到6岁,“上下”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优于“前后”方位;4—6岁幼儿还不能完全摆脱知觉干扰因素的影响,形成稳定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22.
国外关于儿童传递性推理的研究及相关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简略地回顾了近些年来有关儿童传递性推理能力的研究,介绍了国外有关传递性推理的6个模型,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研究旨在考察汉语学龄前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发展情况。在某中等城市一所幼儿园随机选择4岁、5岁、6岁三个年龄段的儿童各31、37、34名。实验一使用汉字、韩文和日文(平假名)作为实验材料探查学龄前儿童的汉字特异性意识;实验二使用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真字、假字和非字考察学龄前儿童的部件位置意识。实验结果显示:(1)三组儿童都能区分日文和汉字,5岁左右儿童这种能力达到成熟。4岁儿童不能区分汉字和韩文,直到6岁,辨别汉字和韩文的能力也没有发展成熟。(2)三组儿童都能意识到假字符合正字法规则,但拒绝非字的能力在学前期尚未发展成熟,儿童在学前期不具备部件位置意识;6岁儿童更容易拒绝上下部件位置颠倒的非字。  相似文献   
24.
幼儿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探查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发展过程及其认知策略。着重探查(1)不同认知任务对幼儿数认知发展的影响;(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两者认知发展的顺序;(3)从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其认知发展水平。该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试为4、5、6岁城市幼儿园儿童,共92人,男女约各半。全部实验以个别方式进行。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基数、数序、运算和解应用题的认知成绩均有随年龄发展的趋势,但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因任务的难度而异;(2)幼儿对基数和数序的认知在4—5岁显示出不同步的发展,对基数的认知成绩优于对数序的认知,而到6岁两者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3)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随年龄发展,显示了由外化水平的智力活动向完全内化的智力操作的发展过程,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该研究结果为幼儿数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是认知发展领域里一个新的研究热潮,是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 新思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文从心理理论概念入手,介绍了心理知识发展的有关理论 包括理论论、模块理论、匹配理论和CIAO模型,以及自心理理论研究开始以来的各种研究方 向,阐述了心理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心理理论发展个别差异的研究,包括文化内差异、文 化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心理理论发展和其它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对心理理论发展 研究概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6.
以某城市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发展性阅读障碍和同年龄对照组两组儿童,采用不同视角的刺激探测任务初步探查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不同视野注意能力及特点。研究使用圆点、数字和汉字三种刺激类型并设置了3°,12°,17°三种视角条件。结果发现,在数字和汉字条件下,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刺激探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说明在加工复杂刺激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知觉加工迟缓的缺陷。但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扩散的视觉空间注意模式,即更多地注意外侧视野的信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模式与正常儿童相似,表现为随着视角的增加,正确率降低,反应时延长。  相似文献   
27.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伴有多种认知缺陷并且存在不同的亚类型。依据相关的阅读模型理论,阅读障碍可划分为语音型和表层型。从认知缺陷角度出发,语音加工缺陷是主要的缺陷表现,以此为特征形成一种主要的阅读障碍的亚类型,同时还有以正字法加工缺陷和快速命名缺陷为主的其他亚类型。而以基本感知觉缺陷为标准,主要有以视觉加工缺陷和以听觉加工缺陷为主的两种亚类型。在汉语条件下,依据同样的阅读模型理论,语音型阅读障碍亚类型比例明显低于拼音文字条件下的。汉语阅读障碍也具有分别以语音加工缺陷、快速命名缺陷和正字法加工缺陷为主要认知缺陷的亚类型。未来有必要从神经机制角度进一步明确不同亚类型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28.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是认知发展领域里一个新的研究热潮,是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新思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义从心理理论概念入于,介绍了心理知识发展的有关理论包括理论论、模块理论、匹配理论和CIAO模型,以及自心理理论研究开始以来的各种研究方向,阐述了心理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心理理论发展个别差异的研究,包括化内差异、化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心理理论发展和其它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对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概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9.
儿童的直接推理能力及策略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字形式陈述前提,让儿童根据前提内容回答问题,以了解儿童在语言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并通过事后追问儿童作答的原因,对儿童推理的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岁和7岁儿童初步发展了语言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8岁儿童形成了这种能力。从6岁到8岁,儿童的这种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迅速提高。(2)否定前提和肯定前提没有给儿童的直接推理造成影响。而且,反义词的转换,也没有增加任务的推理难度。(3)从6岁到8岁儿童的有效生成能力和使用能力都在明显提高。6岁、7岁儿童在直接推理时有效策略和无效策略并存,但几乎所有的8岁儿童都使用了“重复或解释前提”这一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0.
隋雪  毕鸿燕 《心理科学》2007,30(5):1065-1067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被试阅读不同汉语量词的即时加工过程。考查名量词和动量词,以及名量词内部的差异。结果发现:(1)被试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名量词和动量词的眼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名量词获得更多的加工;(2)被试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不同名量词的眼动特点也存在显著差异,个体量词比集合量词和临时量词获得更少的加工。由此可知,不同量词在阅读理解中的信息加工难度是不同的,对于篇章理解而言,其信息含量和信息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