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一九四八年三月号“思想”杂誌上登載过一篇題为“狄德罗研究的近况”的文章,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狄德罗研究的情况作了一番介紹。我現在想繼那篇文章之后,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狄德罗研究的盛况和成果加以闡述。但为使讀者得窺全豹起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关于狄德罗研究的概况还要略为介紹一下,因此与上述那篇文章或不免有少許重复之处。  相似文献   
132.
社会情境中的控制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昫澄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860-1868
控制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近年来, 研究者发现传统的控制感理论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中的限制因素(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现实因素)对控制感的作用。次要控制理论、可协商命运观和控制感补偿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情境中的个体控制感进行研究。次要控制理论主要强调在低控制情境下个体通过自身调节接受客观环境以获得次要控制; 可协商命运观则认为亚洲文化下的个体在承认不可改变的环境作用的前提下依然坚持自己有限的能动性以此获得控制感; 而控制感补偿理论则认为当个体处于低控制环境之中以致个体控制感受到威胁时, 个体会通过一系列方式针对控制感缺失进行补偿。本文在对三种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中国控制感本土化研究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3.
暑日韵草     
正澄 《法音》2009,(9):59-59
登山得句 一、登凤凰岭 万缘放下学云闲,享静京郊白石山。 塔下层峦烟嶂起,几疑涉足是人间。  相似文献   
134.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佛教诞生至形成三大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教派的佛教信众所使用的佛教语言极其繁复,绝难辨析。但只有佛教音乐可以与佛教雕塑语言、佛教绘画语言一样成为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为各国佛教徒所理解、接受与赞叹。  相似文献   
135.
一、善的定义 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得饶益,故为善。  相似文献   
136.
学佛能使人身心健康愉悦,获得许多的欢喜心,那么一个佛教徒如何拥有和获得快乐呢?下面我们将从《法华经》的"四安乐行"依次讲解。一、四安乐行下面讲"安乐行品"中的"四安乐行"。众生在火宅中、在天灾人祸中、在  相似文献   
137.
2007年8月26日至31日,应斯里兰卡佛牙寺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为团长、祜巴龙庄·勐副会长为副团长、张琳副秘书长为秘书长、中国佛学院传印副院长、北京灵光寺常藏方丈等为团员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赴斯里兰卡参加康提佛牙节。期间,受到了斯里兰卡总统和总理的亲切会见;斯里兰卡佛教界还专门为一诚会长颁发了“弘法旗帜奖”和“弘法功勋奖”。  相似文献   
138.
惟正 《中国宗教》2018,(10):44-45
甘泉寺坐落在铁道游击队的故乡、风景秀美的山东枣庄北郊风景区腹地,为鲁南名寺之一。近年来,甘泉寺围绕宗教和睦、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始终遵循“三个坚持”:“坚持爱国爱教、坚持教规教风建设、坚持不忘初心”,团结带领广大信众弘扬佛教教义,践行“人间佛教”思想.以实际行动助推精准扶贫事业,弘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社会新风尚。  相似文献   
139.
定慧所得…     
先说念头。《百法直解》云:“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 是在说明我们所学习过的事物,经历过的境界,在心识中有深刻印象,清楚不忘称为“念”。“念”也有好坏,例如听闻佛法心生正念,听闻邪法则心生妄念。全心全意念佛,心无旁骛,虽欲起妄,力不暇及,如此念佛功夫,谓之“弥陀大定”皆由正念收摄心神而生。 “念”的种类有:观念、口念、心念。粱观念,即观想佛体、佛法等;衾口念,即以口称佛之名号,又作称名念佛;袃心念,为口念之对称,即以心想念佛菩萨  相似文献   
140.
曙正 《法音》2012,(9):47+79
本刊讯8月18日至20日,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圣辉副会长为团长、王健秘书长为秘书长的"2012年留学僧赴新加坡护送代表团",护送19名留学僧前往新加坡佛学院学习。17日下午,护送团在厦门召开组团会议。18日,护送团及19名留学僧乘机顺利抵达新加坡,在机场受到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及新加坡佛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在该院就读的中国籍学僧的热烈欢迎。19日上午11时,护送团与新加坡佛学院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