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6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本文以历史的线索描述了当代英国最伟大的伦理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的最主要著作,分析了这些著作在伦理学界引起的思想冲击,指出了威廉姆斯思想的原创性和批判性,概括了威廉姆斯一生的学术、思想成就。此外,作者还结合自己与威廉姆斯的交往,对威廉姆斯后来迷恋尼采的思想从而接受尼采式的悲观主义提出了自己的批评。 相似文献
23.
24.
语言膨胀在当代哲学中是一个熟知的事实。认为这个现象是与基于“事物自身”,基于(超出语言的)实在的大陆(欧洲)思想相反,只限于“语言哲学”盛行的英美世界,这是错误的。只须浏览一下大陆传统的近期(1950年以后的)著作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在法国和德国,哲学实际上被语言所困扰。语言膨胀为什么会存在于当代哲学中呢?能把这一现象的德国或法国形式与英美所显示的形式相比较吗?能够发现一个概念来统一这多种形式的困扰吗?这些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艾耶尔写道:“我确信哲学不能直接同科学相竞争。如此说来,哲学事实上是一种次要的活动。换句话说,哲学不直接与事实相关,而与我们表述它 相似文献
25.
不经过耐心缜密地(而不是大喊大叫地)恢复历史真实,重新探讨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要害”问题,要想在有关社会主义思想命运的争论中寻找到能把人们引出成见迷宫的通道是不可能的。这些“要害”问题长久以来被人涂上带有偏见公式的迷彩,已真象难辨:亚·亚·波格丹诺夫的思想遗产就属于这类“要害”问题之一。这位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著名活动 相似文献
26.
27.
28.
本文最初写于2001年,旨在探究语言上的、概念上的与本体论中的模糊性问题。文章始于这样一个问题,即模糊性仅仅是一个词的特征,抑或它也是我们的概念的特征,甚或是实在的特征?其中主要的关注点在于模糊对象的问题和相关的模糊同一性的问题。本文首先论证,即便模糊概念总可以得到进一步澄清,每个概念工具也必定是模糊的。其次,本文认为,如果不仅仅是词语,而且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也是模糊的,那么可以论证,对象也必定是模糊的。第三,那种认为模糊对象必定具有模糊的同一性的思路是一种误解。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对于模糊对象的抵制部分就来自于下述观念,即这种对象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不遵守逻辑的同一律。本文也论述了,通过放弃二值原则以使得模糊陈述具有真和假之间的某个值或根本就没有真值的办法,也无助于解决模糊性问题,而且恰恰会造成相反的情况,即妨碍我们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本文表明,在为真和既不真又不假之间,难以清晰地划分界限,正如在模糊的情形下要在真和假之间划界一样困难。本文的方法是利用量化模态逻辑的框架和语义学来处理这些问题。基于哥德尔模式的模态逻辑系统T,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清晰性和模糊性的量化逻辑,其中利用清晰性算子来代替必然性算子。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模糊性和概念工具的发展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29.
我将要讨论的有关维特根斯坦现象学的这个疑难,看上去只是历史问题。它涉及到最近出版的一部他的遗著《哲学评论》。这个疑难的来源在于,“现象学”一词在这里首次明确而又反复地出现在已出版的维氏著作中。这个还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事实,它的意义和重要性何在?由于去请教维氏本人已为时过晚,因而不可能结论性地解答这一问题。但这个令人气馁的事实并非是回避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