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最近參加了好幾次批判胡適派资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实用主義的討論會,得到了不少的启發。作為一個自然科學工作者。在以前對於哲學問題可以說是毫無所知的。經過一系列學習以後,才認識到馬克思列寧主義和腐朽的實用主義有本质上的區別。在以前對於這個根本問題從未認真的考慮過,以致雖對实用主義並無認識,但在過去幾十年中却受了它極其深刻的影響。在應當從思想上劃清敵我界限的今天,有必要對於這些問題加以更清楚的認識。現在祇就生物一方面提出個人初步意見。不過個人對於哲學毫無研究,對生物學也知道的很少。這些意見當然極不成熟,甚或有錯誤的地方,希望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62.
2004年2月1日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古尔邦节,就在这一喜庆的日子里,在沙特米纳射石场履行朝觐功课的穆斯林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伤亡事件。据“最后统计有251人因挤倒身亡,受重伤的人数是244人。死亡者中有54名印度尼西亚人,36名巴基斯坦人,土耳其、埃及、阿尔及利亚、印度、孟加拉国各有十多人;中国、也门、斯里兰卡、阿富汗和非洲国家各有数人;沙特阿拉伯两人,还有几名尚未确定国籍。”①国内各种新闻媒体都连续追踪报道了这一事件,中国朝觐团中的5名甘肃籍穆斯林在这一事件中罹难。当时正在非洲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得知此事后,指示我国驻沙…  相似文献   
63.
文醉仙 《美与时代》2006,(12):95-96
友谊,这一纯洁的、高尚的字眼,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是否还有重提的必要和可能?且看文中作者如何用先辈们留下的典范来指点今人。  相似文献   
64.
楊繼本 《心理学报》1959,4(5):53-55
心理学是一門什么性貭的学科,这是心理学界久經爭論的一个問題。要正确解决这个問題,我认为必須从心理学的对象的性貭进行考虑,因为一門科学的学科性貭是为它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貭所决定的。 有人主张从心理学的任务出发确定它的学科性貭,显然这是不妥当的。如有人說“教育系設置心理学的目的不是解决生理問題,而是解决社会問題,解决培养什么人的問題,要达到这个目的把心理学說成是社会科学此說成自然科学更好”。有人根据心理学可“运  相似文献   
65.
论戴震复兴儒学的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震是清代中叶县具个性的儒学大师,他在学术上、思想上的卓越建树,对他生活的时代和后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梁启超说:“苟无戴震,则清学能否卓然自树立,盖未可知也。”又说:“其志愿确欲为中国文化转一新方向,其哲学之立足点,真可称二千年一大翻案。”梁氏甚至认为,戴学“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之本质绝相类”以清代学术概论》)。胡适也认为,“戴震的哲学,从历史上看来,可说是宋明理学的根本革命。”(《戴东原的哲学》)梁、胡二人都强调戴震在思想史上的创新,是很有见地的。侯外庐等学者则强调戴震哲学的启蒙意义。随着戴…  相似文献   
66.
67.
68.
清末民初,是中国佛教的艰难时刻。由于国家衰败、民族危亡,人们都在思索衰败与危亡的原因,一切古老的事物几乎都成为怀疑对象,佛教亦不能幸免。因此有废庙学、散僧人之举。但正如弘一大师所说,如果把庙拆净、把僧杀光,便可以换来个富强的国家、兴旺的民族,请从我弘一始!事实证明佛教并非社会不进步的原因,倒是社会不进步影响了佛教的发展。清末民初有一批思想家看到了这个事实,他们在佛教最艰难的时刻创造了佛教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理论,即以佛教适应现代而推动现代,适应未来而创造未来的理论。谭嗣同的《仁学》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发聩振聋,余响至今不绝于耳。杨仁山居士是谭嗣同的师辈,也是近代佛教史上不可不讲的一位仁人。北大老教授白化文先生足涉净土,心怀虔敬,深柳瞻礼,承泽著文。主持先睹为快,称幸甚;读者有感可发,望赐稿。  相似文献   
69.
本刊讯 1987年12月13日,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北京广济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在数百名教友的参加下,隆重举行了明旸大和尚就任方丈升座典礼。诸山长老、中国佛学院、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雍和宫、法源寺、广化寺、通教寺、北京市佛教协会、北京居士林的四众同人,专程前来祝贺的上海玉佛寺、龙华寺、静安寺、慈修庵、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居士林的代表,在京参加汉  相似文献   
70.
为了提高道教素养,学习传统的道教仪范,台湾竹山慈惠堂十位道友在监院林国雄道友带领下,于2002年12月19日至27日到大陆中国道教学院进行了短期进修。 由于是首次接收海外道友进修学习,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从吃、住到宗教生活、讲课内容做了周密安排。道友们到京的当晚,中国道教学院举行了欢迎仪式,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闵智亭道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