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以意逆志"与"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是孟子诗学的两大核心命题,随着历史与学术的演进而不断受到后世学者的阐释与再阐释。然而与后世的发明有所不同,《孟子》语境中的"以意逆志",是为针对《诗经》教学传承而发,"文""辞""志"的评价层次条理清晰,"意"指读者阅读理解之动态过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章说明了《春秋》类同于《诗经》的"文""辞""志"三层次,在此基础上强调"孔子作春秋"接续道统的重大文化意义。"迹熄"是对时代陵夷大势的形容,不可遽指为某一断限。此二题共同构成了孟子诗学思想的主体内容。回归原典,既要突破现代学科界限,亦需自觉明辨探求本义与理论新创之间的分野,唯此方能正本清源,接近先贤本相。  相似文献   
183.
社会公德建设与公民耻感涵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耻感教育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外思想家普遍认同的道德教育规律.依据社会公德的特征,结合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实际,承接中华民族耻感教育的优良传统,探索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耻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使我国传统耻感教育体现时代性,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伦理学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伦理学研究围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的本质、人道主义、集体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效应、权利与正义、制度伦理、普遍伦理、人对自然的伦理义务、克隆人的伦理合法性等十个主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通过对这十个热点问题的讨论,我国的伦理学研究不仅成功地实现了诸多重要的视角转换,而且还有效地论证和阐释了许多对现代伦理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价值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5.
在观察式学习条件下考察类别维度数量(三维度类别、六维度类别、九维度类别),类别维度结构(线性分离结构、非线性分离结构)的变化对家族相似性类别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观察式学习条件下,类别维度数量的变化对样例学习无影响,对特征学习有影响,表现在特征正确再认数量上有差异,但特征再认正确率上无差异;类别维度结构的变化对样例学习有影响,对特征学习无影响,表现在样例正确再认数目上线性结构大于非线性结构。  相似文献   
186.
The view of language is greatly changed from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to later modern philosophy and to postmodern philosophy. The linguistic question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Linguistic phenomena are not at the center of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The subject of consciousness is at the center of the philosophy, which makes language serve purely as an instrument for representing thoughts. Locke, Leibniz and Descartes consider language from a representationalist point of view. To them, language itself is idealized and represents thought as if it were thought representing itself. Like the structural linguist Saussure, the founders of phenomenology and analytical philosophy give much attention to the logical or static structure of language, and stick up for the representationalism of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However, their successors refuse to accept this attitude, meaning the final collapse of representationalism. Translated by Cui Zengbao and Yang Dachun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 2007, (8): 62–67  相似文献   
187.
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差异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怀春  杨昭宁 《心理科学》2003,26(2):381-381
1 引言  回顾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历史 ,1890年James首开自我概念研究的先河。 1976年 ,Shavelson将一般自我概念划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 ,学业自我概念就是学生在各门具体学科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1984年 ,Song和Hattie发展了自我概念等级模型 ,将学业自我概念分成能力、成就和班级三个方面。从此 ,学业自我概念 (academicself-concept)可视为自我概念 (self-concept)的亚概念 ,是构成自我概念的成分之一。在学业自我概念的测量方面 ,Shavelson和Bolu…  相似文献   
188.
人的思维生理学活动过程,由客观物质及其运动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高级中枢,所进行的后天有序自组织活动过程。以解剖组织学和分子医学为基础的现代神经生理学和脑科学,对在大脑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区,后天何以能形成线性有序自组织扩散循行活动过程,尚无明确阐述和解释。因此需要开拓新的思路。我们在探索经络和针灸理论和应用的过程中,大量观察到,针刺后的针感在人体有序扩散循行过程,具有相对性和后天可塑性的特点。其有序扩散循行过程,可被高级中枢神经明确地感知和定位出来。这些现象和特点反映着针感有序扩散循行过程,具有高级中枢活动过程的特性,对此我们尝试应用相似论的观点和方法,在异中求同和同中立异的思维训练和创新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展与提高它。高级神经活动可产生电磁波,按照波粒二象性原理,它也伴有粒子流,那么针感有序扩散循行,亦可视为神经粒子流运动过程的反映。我们并提出:经络是人类高级中枢后天形成的有序自组织活动过程的自身整体功能性调节系统,其中枢主要在高级中枢体感区。这就突破了传统经络系统的先天性外周为主循经为纲的理论框架。此后把针感在高级中枢非线性区,后天形成线性有序自组织扩散行的条件和规律与方法,移植到观察人类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和思维生理学过程,从而把经络有序活动与高级神经活动和思维活动通过异中求同而统一起来。关键的问题在于,在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的大脑高级中枢非线性区,后天何以能形成线性有序自组织活动。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针感在高级中枢非线性区形成线性有序放大扩散,与中枢神经受激后能级提高,形成量子化引起同相振荡的量子过程有关,否则由非线性转化到线性有序扩散循行便无法实现。由于激光产生的过程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都伴有电磁波和粒子流(量子流),具有着力的同一性,现代神经生理学也发现,在神经冲动传递过程始终,也有量子自发释放和诱发释放,针感的连锁反应扩散和谐振放大与激光形成过程中的连锁反应和谐振放大,有着相似的条件和规律与方法,这样经络学和针灸等信息疗法,以及高级神经活动和思维生理学过程,便具有着量子医学的特征。把针感有序扩散循行的条件规律和方法,一方面应用于临床,创建了新的针法和新的针疗方法及定向定位针剌麻醉;均收到优良的临床效果,并分获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从而证实新的经络理论是合理的和实用的。另一方面,把它移植到观察高级神活动和思维生理学过程,以解决高级中枢非线性区,后天何以能形成有序线性自组织活动这一难题,亦收到有益的成果。由于针感有序扩散循行过程,可以把人类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轨迹,形象化地反映和描绘出来,这就为进一步观察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和思维生理学过程,提供了模型和样板,并创造有利条件。把量子化和量子过程及共振和同相振荡等概念,渗透到观察和解释经络针灸学和脑科学及思维科学,这有利于这些学科和思维能力,在量子医学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9.
初中生的多元目标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生的多元目标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表明:高掌握/低成绩目标组和高掌握/高成绩目标组在学习策略和学业成绩上不存在显差异,但两组在学习策略和学业成绩上均显高于低掌握目标组。  相似文献   
190.
全球正义:意义与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作为一种广义的理想,无疑古已有之,对正义的探讨,也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柏拉图到罗尔斯,正义一度成为关注的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多方面展开,正义问题开始逐渐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而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冷战结束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形式的冲突,进一步将如何在国际范围内建立一种公正的政治、经济秩序等等问题,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在这一背景下,讨论全球正义的问题无疑既具有理论的意义,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