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研究在验证成就动机对风险决策倾向的预测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情绪在成就动机和风险决策关系中的调节效应。通过对三所学校随机抽取的150名被试进行筛选,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和自编风险决策任务问卷等对120名有效被试实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情绪启动使大学生风险决策行为产生一致性效应,即心境一致性;情绪在成就动机和风险决策中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无论是高成就动机者还是低成就动机者,在愉悦情绪下都表现出更多的风险寻求倾向,并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而在悲伤情绪下,低成就动机者表现出更多的风险规避,高成就动机者的风险规避倾向虽有所增加,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2.
单侧颞叶皮层梗塞对大鼠空间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立体定向光化学诱导脑梗塞技术生导致大左侧颞叶皮层梗塞,以探讨颞叶在空间认知加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论哲学的价值范畴的“真谛”──与陈述、赵守运同志商榷杨清明拜读了《哲学的价值范畴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2年第7期,以下简称《述评》)一文后,深感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述评》对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关于价值内涵争鸣的评说,是“不无偏颇”的。既然“不无偏颇”,便有商榷之必要。故此一陈已见,就教于陈、赵二位及学界同仁。了十下综观《述评》全文,可以清楚地看到,《述评》作者首先确认“价值是客体(指满足人类gi)二:二二二二一_二二二二:二__L,。。。__,、,。、。、____、。_‘____,L二上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产物)所包含的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奉献。它透过‘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需要’的自然关系,反映主体在创造物质财富、精力11财富、推动历史前进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贡献与索取的社会关系”。“劳动、奉献、创造、义务是价值的真谛所在”。①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它种种价值定义及争论之利弊得失进行评说。因其如此,所以“不无偏颇”。那么,《述评》作者上述关于哲学价值范畴的界定及其真谛的体认能否成立呢?回答只能是否定的,理由如次:首先,《述评》作者对哲学价值范畴的规定及其“真谛”的体认,肯定价值反映的乃是“人与人之间的贡献与索  相似文献   
124.
钟毅平  杨治良 《心理科学》1993,16(6):326-332
本研究探索非言语信息的内隐记忆。用新异的不熟悉的三维物体图形作为实验材料,物体决定测验评价内隐记忆,是/否再认测验评价外显记忆,操纵学习(?)测验间物体图形的颜色(实验一)和大小(实验二),80名被试参加实验一,另80名参加实验二。结果发现:(1)存在着非言语信息的内隐记忆,且与外显记忆相分离;(2)新异的不熟悉三维物体的颜色和大小由外显记忆的情节系统所表征,而非属于结构表征系统,从而支持多重记忆系统假说。  相似文献   
125.
在跨期决策研究领域,虽然基于维度的跨期模型得到了一些源自结果检验和过程检验的证据支持,但此类模型所假设的维度间差异比较的心理过程尚缺乏直接的过程证据。本研究通过两个眼动实验,系统考察了相关眼动指标对维度差异偏好的预测效应。结果发现,根据基于维度的权衡模型可有效拟合出个体在跨期决策中的维度差异偏好,并且反应时、眼跳注视熵和静态注视熵等指标均与维度差异偏好负相关,而基于维度的注意分配与维度差异判断正相关。这些研究发现支持了本研究所提出的跨期眼动模型的相关假设,证实了维度差异偏好与跨期决策的认知加工过程之间的联系,为基于维度的跨期模型提供了更直接的过程证据,并为今后跨期决策的眼动模型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6.
已有行为研究揭示知觉者倾向于认为圆唇音名与圆脸、扁唇音名与尖脸身份一致的效应。为进一步探明该效应在人脑内的加工进程及发生机制,本研究在人名发音启动面孔(脸型判断任务)范式下进行了脑电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一致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条件,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不一致条件;不一致条件在大脑中央-顶区诱发出更负的N400成分。结果说明,人名发音与面孔存在形状概念的关联,该结果支持了人名发音与脸型的跨模态对应是共享内涵属性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7.
近两三年来,对工程伦理的探讨构成了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理论生长点,研讨主要集中于工程伦理学的可能性、内涵、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当前中国工程伦理学的研究还处于崛起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交流,系统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伦理学.  相似文献   
128.
研究整群抽样山东某高中高二学生500人,通过统合模型分析自我决定动机在学习效能感预测学业期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学习效能感—自我决定动机—学业期望的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可以通过自我决定动机,正向预测其学业期望,自我决定动机在学习效能感和学业期望中起中介作用,非自我决定动机不能预测学业期望.说明学习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9.
陈思静  杨莎莎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1):1901-1910
社会规范的维系离不开对违规者实施的利他性惩罚, 然而, 从个体心理层面来看, 利他性惩罚的动机却并不是全然利他的。除了积极维护公平原则以外, 追求良好声誉、规避潜在损失或消除负性情绪也在不同程度上驱动了利他性惩罚。此外, 对惩罚成本数量和成本形式的敏感也表明基于成本-收益原则的策略性动机在驱动利他性惩罚中占据一席之地。进一步探索在利他性惩罚实施过程中不同动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0.
网络慈善众筹是从在线社区获得财力捐助的行为。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考察在线社交平台上受益者面部表情与捐赠者–受益者关系对慈善众筹捐赠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快乐的面部表情对捐赠金额和分享意愿的影响总体上比悲伤更大;捐赠者–受益者共有的熟人关系比陌生人关系对捐赠金额与分享意愿的影响更大;面部表情与捐赠者–受益者关系对慈善众筹的捐赠金额存在交互作用,但对分享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在线社交平台的慈善众筹捐赠行为更偏好有快乐面部表情的受益者,并且更多地受到间接的、社会交换预期微弱的熟人共有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