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本研究从Deutsch 对目标结构的划分及定义出发,考察了目标结构对6—9岁儿童合作与竞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标结构对6—9岁儿童合作与竞争行为有显著影响。(2)儿童在合作目标结构下,合作行为随年龄增长的趋势不明显.(3)在竞争目标结构下,竞争行为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长。(4)儿童竞争策略的发展早于且优于合作策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李晓东  袁冬华 《心理科学》2004,27(6):1337-1340
采用实验和问卷法研究了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有不同的影响。内隐自尊对行动式自我妨碍和自陈式自我妨碍均有影响,外显自尊与性别在自陈式自我妨碍上有显着的交互作用,高外显自尊的男生更倾向于做自陈式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43.
抑制是一种领域一般(domain-general)的认知过程,它使儿童和成人能够抗拒习惯、自动化、诱惑、分心物或干扰从而适应存在冲突的情境(Diamond,2013)。抑制控制模型认为儿童或成人在问题解决中的失败并非是缺少相关知识与概念,而是抑制控制失败造成的。研究者采用负启动研究范式和脑成像技术在类皮杰任务、数学和科学问题解决中证实了认知抑制的作用。未来研究应把认知抑制与元认知的研究结合起来,探究认知抑制的发展轨迹及二者在问题解决中的相对重要性。同时,针对认知抑制训练的干预研究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4.
李晓东  郭雯胡邱 《心理科学》2017,40(5):1136-1141
消极偏向是指相对于积极或中性的刺激,消极刺激能够获得更多的注意和认知加工。本研究采用故事法通过三个实验考察4~5岁儿童对社会事件的记忆是否存在消极偏向。实验一发现幼儿对威胁行为的回忆成绩显著优于对中性行为和助人行为的回忆成绩。实验二发现幼儿对悲伤事件的回忆成绩显著优于对中性和愉快事件的回忆成绩。实验三发现幼儿对威胁行为的前瞻记忆成绩显著优于中性和助人行为的前瞻记忆成绩。研究说明无论事件是威胁性的还是非威胁性的,无论是回溯记忆还是前瞻记忆,4~5岁儿童的记忆都表现出消极偏向。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目标取向与社会认知冲突调节的关系.结果表明:任务取向对认识冲突调节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趋向型自我取向对关系冲突调节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逃避型自我取向对社会认知冲突调节无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认知冲突调节的直接与间接测量方式具有等价作用.  相似文献   
46.
工作记忆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解决比较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工作记忆与小学生解决比较问题成绩之间的关系。实验1运用双任务作业研究一致问题和不一致问题的工作记忆负荷是否有显著差别,被试为34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实验2运用工作记忆测验研究成功解题者与不成功解题者的工作记忆容量是否有显著差别,被试为37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结果表明;(1)小学生解决比较问题的成绩受问题类型的影响,他们在一致问题上的成绩显著优于不一致问题。(2)一致问题和不一致问题的工作记忆负荷水平不同,不一致问题的工作记忆负荷大于一致问题。(3)成功解题者的工作记忆容量大于不成功解题者的工作记忆容量。本研究结果说明工作记忆对小学生解决比较问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7.
幼儿是如何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信念还是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研究错误信念任务的有效性。采用真实信念(TB)任务和错误信念(FB)任务,以知否问题和想法问题为检测指标,通过比较儿童在FB和TB任务上的表现,本研究发现4~6岁儿童在知否问题上存在正确反应、忽略推断和“是”反应偏差三种反应模式。儿童通过FB任务的方式也有三类:基于信念、基于规则,以及其它(可能是猜测或其它未知策略)。儿童在知否问题与想法问题上的通过率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8.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中小学教师对欺负的界定及对三种欺负类型严重性认知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可欺负的伤害性及力量非均衡性特征,对未受激惹性特征存在争议,对部分欺负情境的重复性特征认同率较低。教师一致认为直接身体欺负最严重,直接言语欺负次之,间接欺负最不严重。某一行为情境是否被判定为欺负行为与教师们对该情境严重性的认知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内涵更加丰富。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有序推进,在中国画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还要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增进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认同,进而进一步弘扬中国画文化精髓,更好地展现中国魅力。文章对当前高校美术专业中国画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如何提高高校美术专业中国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画教学成效不断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或者帮助。  相似文献   
50.
李晓东 《哲学动态》2002,42(2):27-30
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兴起与发展是西方哲学的突出特征.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以对作为人类文化特质的深切关怀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化哲学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热点,西方文化哲学成为西方哲学研究的热点.但就我国的研究现状而言,大多数学者仍把研究重点放在对某种西方文化哲学理论的探究与分析,而对从总体上把握西方文化哲学的理论形态尚在探索之中.本文就试图在此方面做些探讨,以推动对西方文化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