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实验法研究了328名中小学生对教师及同伴价值信念的知觉及其对归因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结果为成功还是失败,中小学生都一致认为努力的学生会受到教师的喜爱和同伴的欢迎,能力低又不努力的学生最不受教师和同伴的喜爱。(2)学生对教师及同伴价值信念的知觉对其归因有影响,中小学生可以为得到教师及同伴的认可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  相似文献   
32.
用问卷法研究了 2 0 6名飞行学员的自我妨碍倾向、结果重要性知觉与赛前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自我妨碍倾向和结果重要性知觉对赛前认知焦虑和生理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自我妨碍倾向对赛前状态自信有负向预测作用。 ( 2 )自我妨碍倾向与赛前状态焦虑的关系比结果重要性知觉与赛前状态焦虑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3.
张珊珊  周明洁  陈爽  张建新 《心理科学》2012,35(6):1440-1444
采用跨文化(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ross-Cultural [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 简称CPAI-2)对182名服务企业员工进行本土化人格特质测查,并同时获得其直接上级主管对他/她工作绩效的评定。目的是探讨本土化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式(线性或非线性)。结果表明:和谐性与工作绩效具有正向的线性关系;面子与工作绩效具有倒U曲线关系;人情与工作绩效具有正U曲线关系;其他本土化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4.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解决比较问题的差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研究了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在解决比较问题时的差异及元认知对解题成绩的影响。被试为40名小学三年级学生。比较问题分为一致问题和不一致问题。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技能。结果表明:(1)学优生与学困生解决比较问题的成绩差异显著,学优生在一致问题和不一致问题上的解题成绩均优于学困生。这种差异与其解题时所运用的表征策略有关。(2)学生在解决比较问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为转换错误,在不一致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多于一致问题中出现的错误。(3)学优生与学困生在元认知知识和监控技能上均有显著差异,元认知监控技能对解决比较问题的成绩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5.
赵娜  周明洁  陈爽  李永鑫  张建新 《心理科学》2014,37(4):1002-1007
信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相关研究不能脱离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个体在一般信任水平,信任的建立方式,信任的种类及信任修复的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信任存在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对线索的提取方式不同、所处社会文化情境不同及文化的变迁。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是信任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其中卡片分类与深度访谈相结合法、“桌面游戏”法最受研究者的青睐。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查信任的本土化概念,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下个体的人际信任建立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从旁观者视角看自我妨碍策略的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冬华  李晓东 《心理科学》2008,31(3):625-629
以200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实验法和问卷法,从旁观者视角出发,考察了行动式自我妨碍和自陈式自我妨碍作为印象整饰策略的效用.结果表明:(1)自我妨碍策略确实起到了影响他人归因的印象整饰效果;(2)自我妨碍者在归因获益的同时,也付出了人际维度的代价;(3)两类自我妨碍策略在归因方面的获益和人际维度方面所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4)自我妨碍策略的效用在一定程度上受旁观者个人属性(如性别、自尊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关于学业求助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学业求助作为一种与成就有关的学习策略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自尊心或能力知觉与学业求助有密切关系,低自尊心的学生更不愿求助。目标取向对学业求助也有重要影响。任务卷入比自我卷入导致更多的适应性求助。作者从自我调控学习理论的角度对学业求助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使用2-AFC任务,对汉语相似启动中的偏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联想相比,语义相似对产生启动更有帮助;相似启动中存在偏好效应,但偏好方向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9.
初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东 《心理学报》2005,37(4):491-496
采用问卷法,从自我调控学习的角度对208名初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目标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有不同影响,任务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有积极影响,趋向型自我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有负面作用。学业延迟满足作为一种自我调控能力,能够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情况,但对学业成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以152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取向的确可以区分出趋向型自我取向和逃避型自我取向,它们对学业求助的影响模式是不同的,逃避型自我取向对学业求助有更大的负面作用.(2)社会目标与学业求助有显著关系,支持本研究的假设.(3)自我效能低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不愿求助,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