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21.
李宏亮 《中国宗教》2018,(10):54-55
百丈山怀海禅师,跟随马祖道一参禅学道,从法系上来看,其属于禅宗六祖惠能下第三代法裔。“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宜也。”于是,怀海禅师决心创立专门的禅宗组织,从而不再迁就律宗寺院的戒律制度。  相似文献   
922.
作为《心理学报》"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社会发展"专栏的开篇,本文尝试简要介绍助推含义和发展历程,分析助推的必要性,小结助推的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评述助推研究在提升民众的健康、财富、幸福等方面"以小拨大"的作用,澄清关于助推的若干争议,并对研究者开展助推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我们简要勾勒了本专栏论文的主要内容,讨论了助推研究在国内起步发展的方向,冀望更多的心理学工作者加入到"助推研究"的行列。  相似文献   
923.
器官短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器官短缺形势尤为严重。为填补中国器官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严重缺口,本研究试图借鉴行为经济学手段中的默认选项、选项架构等心理学效应,兼顾总体器官捐献率和捐献器官的数量,探索提高中国器官捐献水平的可能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通过3个调查研究考察了器官捐献制度和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对我国民众器官捐献登记的影响。研究1在器官捐献制度层面上,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决定退出"制度比"决定参加"制度下的器官捐献登记率更高。研究2在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层面上,比较采用不同捐献制度的国家/地区的捐献登记表形式对器官捐献登记率的影响,发现在决定退出制度中的器官捐献率高于决定参加制度,且前者内各种形式间无明显优劣之分;但在决定参加制度中,采用拒绝反应模式登记表形式的器官捐献率最高,甚至与决定退出制度下的各登记表形式相比不相上下。研究3在具有潜在器官捐献意愿人群中,探索提高捐献者愿意捐献器官数量的可能途径,发现使用拒绝反应模式的捐献登记表能够增加捐献登记的器官数量;且低影响外观器官的捐献率在拒绝反应模式下以升序排列时最高。这些结果说明,决定退出制度和反应模式等行为经济学手段可以有效助推中国器官捐献行为。鉴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提高中国的志愿器官捐献水平:或改现行的"决定参加"为"决定退出"的器官捐献制度;或在现行的"决定参加"器官捐献制度下,在器官捐献登记表中采用拒绝反应模式,并按对外观影响大小升序排列捐献器官种类。  相似文献   
924.
2003年11月14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六期在文科楼马哲所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由王晓升教授做主题发言,题目是: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和物化——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思想的批评。  相似文献   
925.
李红专 《哲学动态》2004,1(11):7-13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是二战后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是当代西方学界备受推祟也备受争议的社会理论--结构化理论的创立者.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产生缘于下述背景:一方面,现代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切要求社会理论家对现代社会(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做出具有深度的分析和批判;另一方面,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理论陷入了方法论的二元纷争之中,迫使当代西方理论家重构一个新的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从而出现了一股"新的综合复兴努力的迹象"[1].吉登斯明确系统地概括了现代西方社会理论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的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确立了从人类实践活动看待社会的理论向度,把结构与行动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侧面.这是其结构化理论最具创新、最显特色之处,它标志着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实践论"转向.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正是对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的深刻反思.他吸取了马克思实践观的某些思想,并且做出了富于创见的思考和发挥,但他夸大了实践主体的能动和能知特性,否认了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吉登斯实践观存在根本的缺陷.在这个意义上,吉登斯并没有彻底解决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问题,但无论如何,吉登斯的理论努力无疑是值得赞赏的,也是富于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926.
在我国大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中,通行的是一种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使艺术教育难以达到予期的目的。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这里介绍了西方的多学科一体化艺术教育模式,它将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几门学科的理论与艺术创作活动融汇贯通,以提高教与学双方的艺术理解力和审美水平,使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统一的层面。  相似文献   
927.
在艺术教育中,当今美国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正在将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和艺术创作等四门不同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在大中小学中进行艺术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928.
李纾 《心理学报》2010,42(1):1-3
<正>编辑一期关于"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报》专辑(Methodological Concerns of the Experimental Behavioral Researcher:Questions and Answers),缘起  相似文献   
929.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是否属于实证主义的争论,一般预设只有一种实证主义标准,即数理自然科学范式普遍推广应用的模式,从而导致争论长期陷入盲区。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存在六种实证主义类型,数理科学范式普遍推广应用只是其中一种,既不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更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证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证主义是从英法的工业生产、政治斗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中提炼出"实践"一词,统一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的形而上学精神和英法新兴的实证精神,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30.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是医学伦理机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特定的职责、功能和作用。与国际上医疗机构很早就普遍建立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并全面开展活动的历史相比 ,我国医疗机构辅助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委员会 )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 ,活动亦不规范。而我国人类辅助生殖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正急切呼唤规范和加强委员会的活动 ,但有关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一时还未来得及出台。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委员会的活动 ,迫切需要根据 2 0 0 1年卫生部发布的《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