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刘丹霓  李董平 《心理科学》2017,40(6):1385-1391
对2758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网络成瘾和自我弹性进行问卷测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及自我弹性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控制无关变量后,专制和纵容教养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2)自我弹性在权威和专制教养与网络成瘾之间有中介作用。(3)自我弹性在专制教养与网络成瘾之间有调节作用,专制教养与网络成瘾的正向联系在高自我弹性个体中要比在低自我弹性个体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90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落实,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的解决,具有深远的意义.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伟大学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可资借鉴的理论.借助维果茨基的伟大学说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将维果茨基学说的心理学概念、命题和规律,转化为相应的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概念、命题和规律,并将维果茨基根据实验研究而获得的心理学结论,作为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假设.第二步,是参照关于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学关系问题的四种看法,明确弱者发展与强者支持的辩证关系.第三步,是围绕关于强者支持与弱者发展之关系的一系列研究假设,提出一系列研究课题,并展开具体的实验研究,最终,将其研究成果推广到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903.
基于三重加工心智模型,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经典贝叶斯推理的文本范式,通过操纵自变量:因果信息(有或无)与提示指导语(提供或不提供),试图探讨激发反省心智,消解理性障碍的情况下,因果贝叶斯框架的作用机制。估计正确率和准确性的结果都表明因果信息显著提高了贝叶斯推理成绩,准确性的结果也说明指导语可以提示被试放下既有观念,以无偏见的方式进行推理,从而有效促进了贝叶斯推理表现。而在提示条件下增加因果信息并没有促进作用,表明对于较高元认知的被试因果信息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04.
以三套分别含有按照解题方法可以分为二类、三类、四类的物理学科问题分类实验材料,对济南市6所中学3个年级766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分类表征层次的差异显著,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学优生的水平明显高于学困生,学优生更多地倾向内在分类表征;随着分类任务的类别数量增多,更多学生倾向外在分类表征;不同性别学生的分类表征层次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物理学科问题分类表征层次学生的物理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05.
李楠 《道德与文明》2015,(2):136-141
面对情境主义者对美德存在的挑战,美德伦理学家的应对可分为先天德性论和后天德性论两派。后天德性论的劣势在于需要放弃部分关于美德的承诺,但是先天德性论对情境主义的既有回应也存在缺陷。一个完备的来自先天德性论的回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明情境主义者所谓"善行"与美德存在与否是如何不相干的,二是以不依赖于经验证据的方式论证美德存在。  相似文献   
906.
个体往往会基于面孔特征对他人进行特质推断和社会评价,这种推进和评价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结合印象形成的双加工理论和面孔加工的双通路模型,本文提出陌生面孔的印象加工主要包括两类方式:一是基于社会分类线索及相似特征的加工,激活个体的刻板印象;二是基于熟悉面孔的相似性特征线索,通过过度泛化激活与熟悉他人相一致的印象。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两类面孔线索印象加工的过程和影响陌生面孔印象加工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现有的研究对两类加工方式的交互作用及其加工阶段尚未作深入探讨,同时指出知觉者本人的人格特质和面孔信息对印象加工的影响也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07.
元分析证实面试可预测工作绩效,但其预测机制尚不明确。最新版Standard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Testing(2014Edition)建议,探索面试的构想效度应收集多方面证据。参照多波数据(multi-wave data)研究范式,结合多质多法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选取3家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在2013至2014期间公务员面试中1069名应试者面试档案数据(archival data)交互验证公务员面试的构想效度。结果表明,我国公务员面试测评了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维度,支持面试构想的二维理论。  相似文献   
908.
羌人信奉"万物有灵",除了众所周知的白石崇拜,神圣或灵异植物信仰亦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考察羌族民间信仰可知,杉树尤其是他们心目中的神圣植物;杉木崇拜在尔玛村寨民俗中可谓无处不在,跟其族群生活、族群传统以及族群观念有深层次关联。结合文献与田野、历史与现实,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解读之,对于我们认识中国西部民族迁徙走廊上的羌民族及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9.
执政党角色伦理是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契合的权责伦理定位、伦理期待和党员行为道德规范。党的性质、宗旨和多元社会治理理论以及解决社会治理主体不清的现实诉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说明了我国执政党角色伦理社会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我国执政党角色伦理社会治理的权责定位是领导、服务和社会整合的枢纽;伦理期待的价值指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为要求是先锋模范的表率,实践标准是政治绩效,共产党员必须认同组织宗旨,坚守率先垂范、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