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61.
李纾  谢晓非 《应用心理学》2007,13(2):99-107
著名心理学家W ard Edwards对行为决策的学科形成与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简要介绍了Edwards的生平,以主观期望效用模型和贝叶斯决策为核心回顾了Edwards的决策理论、主要成就及其对行为决策研究的学术贡献。文章并从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科普、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Edwards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主要影响。文章展望了行为决策研究的前景,并呼吁更多的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投身于行为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162.
《老子》的“民本”情怀与“不争善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传世,历时悠久,从战国以至于今,以其蕴义精湛,素为中外有识者所赞赏,引发的议论亦纷呈多彩,各执己见亦各循其是。余浅学哲典,无能  相似文献   
163.
图形创意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对图形创意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的正确认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经验,针对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重点,探讨其教学方法,并提出一些教学设想与建议,有利于图形创意课程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4.
在2008年瑞士巴塞尔及日内瓦钟表、珠宝展览会现场,12位全球顶级钟表及珠宝品牌的总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了他们对于时间的理解。有些总裁脱口而出他们心中最爱的名言,有些则更加深思熟虑,在过了几天后通过电子邮件给出了他们充满个人色彩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5.
饶俪琳  梁竹苑  李纾 《心理学报》2009,41(8):726-736
为寻求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通用标准, 本研究以期望价值理论和齐当别抉择模型为例, 探讨了“迫选规则体验法”的适用性。被试为120名大学生, 实验任务为要求被试分别完成自主决策(采用未知规则: 真规则)和规则迫选决策(遵循给定规则: 假规则)任务, 并对决策后的情感和认可程度进行评定。研究发现: (1) 被试在自主决策条件下比在规则迫选条件下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程度更强, 负性情感的程度更弱; (2) 被试在自主决策与规则迫选决策两种条件下做出的相同决策越多, 该被试对迫选规则更加认可并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程度越强, 负性情感的程度越弱; (3) 与期望价值理论相比, 齐当别抉择模型可能符合更多决策者的实际决策规则。这些结果表明, 作为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新尝试, 迫选规则体验法可能更有助于回答“决策者实际采用的决策规则是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6.
分离效应(the disjunction effect)是指:当决策者知道事件E会发生,他会采取行动A;当知道事件E不会发生,他仍会采取行动A;而当不知道事件E是否会发生的情况下,他会拒绝行动A。这一现象违背了理性决策理论的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对分离效应的解释主要有基于理由的假设、思维惰性假设和齐当别模型。分离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应该采用何种实验设计来进行研究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umann对事件分离情境和事件非分离情境的区分,为进一步研究分离效应指明了新的方向。理解分离效应及其成因有利于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7.
发展中的行为决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490-496
行为决策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判断与选择。该学科希望能在描述决策的过程中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决策,其研究的使命是促进和改善我们对人类决策行为的理解。在过去的1年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决策课题组在社会与经济决策领域中已开展的研究包括:行为决策与脑、社会互动与决策、决策的文化差异、消费与投资的行为决策、效用最大化与幸福感。该文着重报告并讨论了我们在行为决策及其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些最新的主要发现  相似文献   
168.
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志、符号或图形,或这些元素的组合,被用来象征一个或一组销售者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以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及服务。它通过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处理的过程影响消费行为。认知因素对与品牌相关信息处理的影响,一直以来是相关研究的主流。近年,动机因素,由于它对信息处理的控制与引导作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为此,作者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分别以认知、动机因素的影响为着眼点,介绍品牌相关研究十年来的进展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9.
澳门人的风险知觉与赌博行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悦  李纾 《心理学报》2005,37(2):260-267
采用匿名问卷法,调查澳门人的风险知觉与赌博行为。结果显示:(1)赌场的劝世文既无劝勉也无劝阻人们赌博的作用;(2)社会关系网的钱财支援不影响实际赌博次数;(3)多次性博弈与一次性博弈所采用的是不同的机制,一次性博弈不是由期望值所决定的;(4)相互监视和制裁系统会影响赌博:受法律制裁约束的职业者比不受法律制裁约束的职业者更不好赌;自估在赌场遇见认识人的机会与赌博次数呈负相关;(5)性别及母语等“本质趋向”差异表明,所谓澳门人不好赌有其渊源并可能是在长期的文化沉淀中形成的;(6)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赌博的有效预测变量。这些发现的理论含义一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0.
第三状态与心身医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人类的生存状态可分为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第三状态3种类型。第三状态是健康和疾病的中介状态,又称亚健康或次健康、灰色或游移状态,实际是心身疾病的潜临床或病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