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19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刊讯8月14日至18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宗家顺为团长、寺庙工作办公室主任清远法师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应邀赴日本出席阿含宗一年一度的万灯节法会。  相似文献   
52.
结合医院临床教学实践,分析临床研究生培养中暴露的问题,如研究生临床基础薄弱、实践机会减少、带教老师不够 重视等.提出了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加强“三基”培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联合培养研究生、加强沟通能力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素质等,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确保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3.
道德外语效应(Moral Foreign Language effect)是指人们的道德判断在外语条件下发生改变的现象,自该效应提出以来,其背后的机制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道德外语效应的解释机制主要有审慎加工增强、情绪反应减少和道德规范联结的减弱等。本文对三种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情绪、道德规范和外语水平对道德判断可能会产生影响。同时,本文指出未来可以从自我控制、认知启动效应、消极情绪启动效应及道德规范与外语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4.
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互联网(Internet)是一种新兴媒体,互联网使用对人心理行为发展变化的作用日益明显。众多心理学家采取质或量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互联网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该从认知过程、行为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自我意识等角度介绍了互联网对人的心理行为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就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获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了未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55.
计算机使用中的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computer self-efficacy,CSE)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计算机培训、计算机辅助技术使用等行为活动中的应用。该文综述了CSE对计算机操作的重要影响。该文也在原有CSE分类(一般CSE与特殊CSE)基础上,提出软件CSE与硬件CSE。另外该文也讨论了影响CSE的各个变量以及这些变量间的关系。最后该文指出了CSE的现有研究特点与未来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56.
老街     
一条弯弯曲曲的街道,一直往深处延伸,街道的尽头显得窄小、幽深,一个挑着竹筐的老人,慢悠悠地从街道深处走出来,他高声吆喝着,“卖秧苗子哟——卖秧苗子哟——”那声音传到老街的石墙上、木门上,又折转回来,在清幽的衔面上回荡。  相似文献   
57.
段亚东 《天风》2003,(3):28-29
梵希749手抄本 八至九世纪这旧约的希腊文经文包括了57帧反映著哥普特教会的图书  相似文献   
58.
幸福之道     
要到达真正的幸福,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中道。讲中道的人很多,什么是中道?他不讲解我们还懂得一点,听他一讲我们反而糊涂了。真正的中道是什么呢?可归纳出四点:(一)对人的原则是自他兼利当你跟人相处或进行一种交易的时候,不要只求自己的福利,而应先考虑到别人的福  相似文献   
59.
段国栋 《天风》2000,(11):46-46
节制喜怒,心情舒畅。 永记八福,灵修为纲。 不近烟酒,生活正常。  相似文献   
60.
卡尔·马克思通过苦难寻求美德。他以某种社会反抗的方式寻求美德,是其早年生活经历的结果。但是,他对自己犹太人出身的反应决定了他反抗的方向:经济领域。他关于犹太人问题的第一篇论文将犹太人描绘为贪婪的金钱操控者。几年之后他依然在抨击贪婪的金钱操控者,但他的攻击目标已经从犹太人转向资本家。马克思从未否认他早年关于犹太人问题的文章,但在抨击富人时,他不再将反犹太主义作为一个基本要素。在他关于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以及资本主义概念的最终论述中,犹太人和反犹太主义都不再重要。迄今人们经常重提马克思关于犹太人问题的早期著述以试图证明恰恰相反的观点,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反犹主义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