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啮齿类动物的决策行为研究及其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以啮齿类动物为对象,关于决策的行为表现及其内在脑机制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决策的概念,以及啮齿类动物的决策模型。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决策模型的共同的心理过程:计算、动机和记忆,并且介绍了业已发现的参与这些心理机制的脑机制。最后,还从决策的角度探讨了其与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包括成瘾药物对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决策个体差异与药物成瘾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吗啡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吗啡处理下,大鼠行为敏感化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性表现。方法:根据大鼠在初次抵达的新颖环境中水平活动量的高低,将大鼠划分为高反应大鼠(High responder, HR)和低反应大鼠(Low responder, LR),应用自动监测大鼠活动箱,分别考察HR和LR大鼠在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表达上的差异。结果:(1)连续5天吗啡给药,LR大鼠活动量显著升高,HR大鼠无此效应;(2)条件测试日(第6天),给药与环境匹配大鼠,活动量较给药与环境非匹配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显著为高;此效应在HR和LR大鼠同时存在;(3)从给予吗啡到给予盐水,发现LR大鼠活动量显著下降,而HR大鼠活动量无显著改变。结论:在连续给药下,LR大鼠较HR大鼠,在行为敏感化效应的形成中,具有更为显著的效应,此效应为LR动物对吗啡更高的药物效应,而非条件效应所致,同时HR和LR大鼠都可以对吗啡条件性线索产生应答,产生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3.
实验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考察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伏隔核壳区(NAcSh)内食欲素(orexin)在吗啡奖赏中的作用。Wistar大鼠分为盐水训练组和吗啡训练组。3轮吗啡(或盐水)匹配训练前,双侧VTA或NAcSh内给予OXR1拮抗剂SB334867(VTA: 0, 1, 5μg;NAcSh: 0, 1, 3μg);或2轮吗啡(或盐水)匹配训练前NAcSh内给予orexin A(0, 2, 4, 6μg),观察其对吗啡CPP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VTA内给予SB334867抑制吗啡CPP建立,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NAcSh内给予SB334867或orexin A均未影响吗啡CPP建立,而orexin A可增加吗啡处理大鼠的运动性。以上结果表明,VTA和NAcSh内的orexin在吗啡奖赏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可能调控成瘾行为的不同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