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尼采对弗洛伊德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对弗洛伊德观念的影响[巴西]A,H,ChapmanandMirianChapman一Santana从19世纪后25年至本世纪的最初20年里,德国语言学家、批评家和哲学家弗雷德里奇·尼采是欧洲最为人所议论的焦点,他对知识界多方面的影响巨大。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42.
讲一般文章的分类,人们总是说记叙文和论说文。其实,论说文就是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合称;记叙文乃是记述文和叙述文的总称。但是,现在很少有人提起记述文,仿佛记叙文就是叙述文,也有的把“记述”当作说明。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内容是着重谈论朱自清先生《威尼斯》一文的说明成分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断言朱自清在那篇记写威尼斯的短文中,有一  相似文献   
43.
纵观整个人类的历史,家居装饰自始至终都与人们对美的追求密不可分.从上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常常借助装饰来美化自己的生存环境,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日常实用的器物中进行了装饰,例如在陶器上做动物形象和火形,水形纹饰,在锅灶上画出鱼和藕等形象.  相似文献   
44.
利用ERP技术对16名被试在不同注意负荷下对动态表情识别的脑时程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N170成分不受注意负荷和表情效价影响;低注意负荷条件下动态表情加工早期负性表情诱发的EPN成分(early posterior negativity)显著大于中性、正性表情,后期高级分析阶段正、负性表情均诱发明显的LPP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s),且负性较正性表情诱发更大的LPP成分;而在高注意负荷条件下并未发现表情识别诱发明显的EPN或LPP成分。这些结果说明,动态表情识别明显受到注意资源调节,只有在注意资源不断增加时表情加工才会出现注意偏向效应,尤以负性表情的加工优势最为凸显且持久,正性表情相对微弱和短暂。  相似文献   
45.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伴随颞中回静息态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体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为指标, 探讨老年人整体运动敏感性(GMS)下降和静息态下兴趣脑区功能活动的关系。发现与阈值负相关且老年人低于青年人的指标主要有:MT/V5区的ReHo和ALFF值, 各网络拓扑属性; 与阈值正相关且老年人显著高于青年人的有:MT/V5区与前运动皮层之间的、各兴趣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结果用“去分化”等观点进行了解释, 提示老年人GMS的下降可能不仅与安静状态下MT/V5区的功能改变有关, 还可能与全脑更广泛区域的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6.
整体运动知觉存在年龄相关的衰退,然其老化的视觉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分别招募34名青年人和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点阵范式,首次以动态速度为外部噪声考察了这一问题。结果发现,老年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显著高于青年组,且中等速度下的差异较小,证明整体运动知觉存在老化效应,且老化程度受到速度的影响。对两组数据进行知觉模板拟合发现,以青年组为基准,老年组表征内部加法噪声和排除外部噪声能力的 Aa 和 Af 均大于1,且 Aa >> Af ,提示老年人整体运动知觉的衰退可能源于其内部加法噪声的增强和排除外部噪声能力的减弱,其中内部加法噪声的增强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7.
补偿性控制理论指出, 当面临控制感的缺乏时, 个体会表现出一种需求秩序的倾向, 即努力寻求客观世界的秩序, 对于具有秩序性、确定性、可预测性的物理或抽象事物表现出偏好与需求, 这种表现被称为补偿性控制。基于突发公共事件常会引发人们控制感暂时的下降, 补偿性控制理论的视角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系列典型心理反应。如阴谋论信念、谣言传播、道德争论和非理性囤积, 都可以从补偿性控制与秩序需求的角度来加以理解。未来研究可以更多考虑从补偿性控制的角度探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心理反应, 并基于此视角加强理论深化、研究细化和实践干预。  相似文献   
48.
49.
最优化决策者追求决策的最优解,满意型决策者寻求决策的满意解.已有研究以理性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两类决策风格的概念并且从两类决策者的决策特征和心理指标这两个角度详细对比了两类决策风格的差异.就纯粹的经济学效益、主观的心理学意义和现实的决策选择这三方面而言,“两类决策风格孰优孰劣”是一个因人而异,因决策目标而异的问题.未来研究可以在清晰界定两类决策风格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测量工具,从而深入探讨两类决策风格的领域特异性、与正性情绪的关系及其心理悖论的根源.  相似文献   
50.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青少年在网络社交中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支持,网络社交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影响。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认为自我价值是人们行为的终极理由,其中他人的认可与接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都是自我价值的重要支撑。当青少年生活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环境中,其自我价值可能越高,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可能会减弱。我们从全国7个省收集了1216份青少年自评的网络社交使用频率、网络成瘾倾向以及父母自评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指标的数据。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节着网络社交使用频率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青少年的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不显著,而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青少年的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极其显著。结果支持了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