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曾国藩在晚清的学界、政界均有很高的声誉。本文主要以他的礼学为重点,探讨他的学问与治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曾氏“无所不窥”的学问追求中,礼学一直是他关注的学术重心,并包括了礼经学、礼仪制度考订、礼学理论等各个方面。他的礼学所以体现出“兼综汉宋”的学术旨趣,其实均源于他以礼治人的经世理念。  相似文献   
22.
当代思想界不仅仅关注现代世界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和改变,同时关注中华文明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和改变。中华民族建构的生生、自然、礼乐、仁义、中和、民本、家国、天下、王道、大同、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逐渐融入主体化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它们作为中华文化基因的谱系序列,维系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的生存和发展。这些思想理念、文化基因在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后,就能够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动力,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23.
如何解读董仲舒给汉武帝的"天人三策",是君臣之间的庙堂应对?还是师生之间的传道解惑?其实,还可以将"天人三策"理解为西汉时期儒家士大夫与君王为开启政治合作的协商与对话。从"天人三策"到"《春秋》大义",表达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士大夫与以汉武帝为代表的帝王之间在实现政治合作过程中的思想共识与政治盟约,最终推动了中华儒教文明的完成。  相似文献   
24.
关于“中国哲学”学科反思已经成为21世纪初的学术热点。“中国哲学”学科是在20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汇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等著名学者对“中国哲学”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4月24~25日,在纪念张岱年逝世二周年之际,“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隆重举行。该会议系岳麓书院创建1030年系列学术会议之一,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等单位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承办。与会的中外学者共约60多人,提交论文40多篇。学者们通过对张岱年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25.
朱熹一直强调从自家身心上理会的学问才是"第一义"的,他将"实践-体验"作为最重要的<四书>学诠释方法.与"语言-文献"的诠释方法相比较,他的"实践-体验"的诠释方法具有强调诠释者的实践主体性、表达诠释者精神活动的完整性、体现主客统一的现实性等一系列特征,故而能够更有效地化解经典文本的历史性与诠释主体的时代性、经典文本的理念性与生活实践的现实性之间的之间矛盾.  相似文献   
26.
《四书》学原本是士大夫之学,是一套培养士君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但是,士大夫需要将《四书》学整合成为社会大众思想,故而将《四书》融入到蒙学教材。在中国思想史上,蒙学教材在社会基层还承担化民成俗的作用。为了让蒙学教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编写者往往将遵循道德与现实功利及未来福报结合起来,将道德规范提升为一种外在权威的强制,还将教育德目具体化为可模仿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7.
两宋士大夫主体精神的崛起,建立了以自我为起点的身心之学。宋儒面临社会关切、个体安顿如何统一的难题,故而其身心之学包含着道德修养与个体生存双重涵义。宋代士大夫努力将个体身心与性理连接,是为了化解必然面临的社会关怀与个体安顿、忧患意识与从容安乐的矛盾,最终达到忧乐圆融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