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研究探讨汉字刺激质量与语义启动的相互作用,深入考察汉字识别的内在机制。实验采用真假字判断范式,实验1使用语义相关词对比率较高的实验材料,实验2使用语义相关词对比率较低的实验材料,结果发现:(1)无论语义相关词对比率高还是低,均存在语义启动效应和刺激质量效应,且汉字刺激质量与语义启动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2)轻度模糊刺激较重度模糊刺激受到的语义启动效应更大。结果表明,即使排除了额外反馈的作用,汉字刺激质量与语义启动之间仍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支持交互激活模型。  相似文献   
52.
以插入空白间隔的汉字知觉干扰效应为实验范式, 探讨了不同长短的空白间隔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实验组中, 与地震无关字相比, 被试对地震相关字有更高的识别率; 而在对照组中, 被试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识别率差异不显著。(2) 450 ms的间隔能导致地震无关字干扰效应的消失, 却不会对地震相关字的识别造成干扰。本研究支持竞争激活假说, 并为情绪驱动知觉加工的观点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3.
以汉字为实验材料,自变量为汉字正字法笔画家族大小,采用延迟反应的同一字判断任务,记录并研究大学生被试对刺激字的脑电(EEG)。本文对笔画家族的定义是,通过改变1~5笔笔画得到刺激字的正字法家族成员,改变的笔画不构成部件。脑电结果显示:大家族刺激字比小家族刺激字诱发更负的N400和N250成分、更低的P200,其中N400的结果与基于交互激活模型的二阶段理论的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54.
曙正 《法音》2009,(5):59-59
本刊讯4月2日至5月3日,香港西方寺举办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应西方寺之邀,中国佛教协会协助组织内地近150名戒子赴港受戒。4月3日上午,戒子在深圳弘法寺报到,并参加组团会议。国家宗教事  相似文献   
55.
在礼物问题之争中,马里翁批评德里达将礼物限制在在场导致了礼物的疑难,德里达则怀疑马里翁无法完全悬搁礼物的环节、不能将礼物从在场中解放出来.以此争论为视域,深入他们各自的理论构造,可以发现:德里达的真正疑难在于以在场形而上学的话语规定延异着的礼物,从而导向了不可能的先验礼物这一与解构相悖的概念;马里翁的问题则在于将礼物环...  相似文献   
56.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但对于圣经的诠释历来存在差异。1968年,恩斯特·布洛赫出版了《基督教中的无神论》一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圣经做出了颠覆性的解释。在他看来,圣经并非为神启示的话语,恰恰相反,它是一部无神之书。其中一方面充斥着“特殊的主人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作为“农民战争的暴动书”,当中又蕴含着体现反抗、革命精神的四重具象。布洛赫认为,“一个读了圣经而不做革命之梦的人是误读圣经的人。”因此,他取道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高扬圣经中所蕴含革命精神来促使人们看清教会的真实面目,从而唤起人们的反抗意识,建立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世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57.
箭杆悟语     
高粱秸最上端的那一段光洁的秸秆,在乡下统称为“箭杆”。箭杆在乡下是极为常见的东西,甚至被用来作烧柴。箭杆就处于这样一种自生自灭的“小国寡民”状态。就像野外的野菜,悄然出生,悄然枯萎,整个生命历程都在默默无闻中划过。  相似文献   
58.
医院文化学是一门亟待研究和建构的新兴学科。医院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一般对象,专门对象和持定对象;医院文化的理论概念,结构要素和演绎规律,决定了其研究内容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59.
空白间隔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辨认残缺汉字的方法考察空白间隔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空白间隔的长短和不同的插入位置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适当长度的空白间隔(大于等于600ms)能导致干扰效应的消失;(2)该空白间隔的位置越接近递进进程最后阶段,残缺汉字的辨认成绩越好,越不容易出现干扰。实验结果支持竞争激活假说,不支持失匹配假说。  相似文献   
60.
张洁尉  王权红  陆其林 《心理科学》2010,33(5):1058-1061
采用"学习-测验"范式,在知觉辨认测验(内隐测验)和再认测验(外显测验)中,用事件相关电位探索汉字内隐、外显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结果:行为上,内隐记忆不受知觉干扰条件的影响;外显记忆受知觉干扰条件影响而显著降低;脑电上,内隐测验两种条件的ERP无显著差异;外显测验在550~600ms,知觉干扰条件比无干扰条件诱发了更负的ERP。实验在行为和脑电水平上都表现出内隐、外显记忆的分离,出现汉字的"反知觉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