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晏碧华  游旭群 《心理学报》2015,47(2):212-223
相对到达时间任务(RAT)是判断两个运动客体哪个先到达指定目标, 可用来评估个体动态空间能力。采用RAT任务对飞行员与普通被试进行对照研究, 寻求发现两组在运动客体特征和视觉空间运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上的处理差异。设计了3个实验分别考察客体颜色、客体大小、运动方向、速率大小、视线方向以及背景特征对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1)客体颜色不影响运动客体的相对时间判断, 客体大小、运动方向、速率大小、视线方向以及背景特征影响判断; (2)控制组对显示屏上从左到右的运动客体的相对时间判断好于从右到左任务, 大速率任务判断更好, 对大客体快速行驶而小客体低速行驶时的相对到达时间更易区分, 且与两眼视线方向不一致的运动方向会使控制组判断更难, 运动背景中的目标线特征改变使控制组判断绩效降低; (3)和控制组比, 飞行员反应快正确率高, 其快速判断优势集中体现在从右到左运动以及小速率任务上, 且在不同运动方向和不同速率上的反应时均无差异, 飞行员的处理优势还表现在不受客体大小、视线方向改变和目标线特征改变的影响。结论:飞行员能在变化的空间中准确处理相对速度、相对距离、相对时间等运动信息, 能分离客体大小、背景、运动方向等因素对相对到达时间判断的影响, 在运动空间中飞行员具有较高场独立性认知特征和动态空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设置了安全和危险两种地标, 采用诱导运动范式考察了飞行场景中运动目标和关联地标的相对关系、目标运动方向及关联地标的意义特征和呈现时间对运动目标位置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 (1)飞行场景中飞机的表征动量较强; (2) 趋近安全地标的表征动量大于远离安全地标的表征动量, 趋近危险地标的表征动量小于远离危险地标的表征动量, 安全地标呈现出地标吸引效应, 而危险地标呈现出地标排斥效应; (3) 高关联的安全和危险地标使飞机的表征动量不受运动方向影响; (4) 保持间隔期间呈现的安全和危险地标使飞机的表征动量增加。结论 :表征动量的地标效应受制于地标意义特征, 表征动量受到目标和地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情景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作为航线飞行安全文化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对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合对驾驶行为规范性水平的实时评估,测定量表的信效度.结果表明:(1)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三因素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较高的信、效度,达到了心理计量学的标准.(2)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能够有效地预测驾驶行为规范性水平.研究结果确认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航空安全文化特征诊断.  相似文献   
14.
民航飞行员、飞行学员动态空间能力加工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空间能力是对运动客体的反应和处理.采用距离判断任务和相对到达时间判断任务探讨了民航飞行员、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的动态空间能力的加工水平.结果表明:在距离判断任务上,飞行员成绩好于飞行学员,飞行学员好于普通大学生;在到达时间判断任务上,飞行员成绩好于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而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之间无差异.研究提示飞行训练可提高飞行员动态空间能力的加工水平,现有民航招飞选拔还应重视和引入同时权衡了距离和速度的时间判断测试.  相似文献   
15.
认知负荷测量模型使用产生式编制计算机程序,对人们在解决同构问题时运用手段-目的分析的策略与非特定目标策略所引起的不同认知负荷进行模拟。利用工作记忆中语句的数量、产生式的数量、求解循环的次数、匹配的条件总数等指标来测量认知负荷,从而对问题的难度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说明三元塔收纳盒是一款仿三元塔外形的可拆解的收纳盒。针对性的进行了全新的收纳开发设计,作为一款旅游文化产品,利用木质材料的历史感和造型丰富的可塑性,设计了这款十分方便携带回家,能够适应不同场景的旅游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7.
18.
晏辉 《道德与文明》2012,(5):120-127
政治生活走进伦理学涉及"应当"与"能够"两个方面。政治生活"应当"走进伦理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政治生活的本质和伦理学的目的。政治是有关公民之根本利益分配的所有方面,政治的首要任务是提供"公共秩序",这是使社会良序运转的直接基础;政治应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政治权利、公平的经济权利和多样化的精神产品。伦理学作为关于善与正当性问题的学问,除了规定个体行动者之行动的正当性之外,还必须规定集体行动者(企业、行政机关、国家)之行动的正当性。因制度性缺陷和权力滥用造成的损失有可能比个体因不遵守伦理规范造成的损失更大。政治生活接受公民的伦理反思、批判与规定乃是公民的正当性要求,在伦理学中应有重要位置。政治生活"能够"走进伦理学的现实条件取决于伦理约束权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必要性在于权力拥有者可能有利己动机;其可能性在于执政者因有德性而产生的自律以及社会舆论的强大监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南亚启蒙运动中伊斯兰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剖析其对西方的立场、对穆斯林历史的选择性叙述以及对宗教的重新解释.探讨在遭遇现代性的过程中,印度穆斯林知识分子建构群体认同的导向,以及政治和宗教交互影响的缘起,以期增加对后发性现代化群体“自我认同”困境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采用飞行管理态度问卷FMAQ 2.0作为航空安全文化背景下外显安全态度的评价工具, 并设计了两个安全态度的内隐联想测试(IAT)对134名飞行员进行了调查, 同时运用专家评定法对其飞行绩效进行了评价, 结果发现:(1) 航空安全态度的IAT效应值较强, 飞行安全更多与积极评价和积极情感联系在一起, 对飞行风险与冒险是消极评价与回避。(2) 外显和内隐安全态度既相关又分离:评价性内隐安全态度和外显态度的驾驶舱工作态度、情感性内隐安全态度和驾驶舱工作态度与自动化驾驶态度显著正相关, 且总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正相关显著, 同时模型数据显示二者是分离性结构。(3) 外显和内隐安全态度均能预测安全绩效, 其中外显态度对飞行作风、飞行技能和机组管理的预测率较高, 内隐态度在安全规章上预测率较高, 其共同预测模型拟合良好。结论:外显与内隐安全态度、安全绩效及其相互关系共同构成特定航空安全文化的完整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