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重中介模型是指存在多个中介变量的模型。多重中介模型可以分析特定中介效应、总的中介效应和对比中介效应。指出了目前多重中介模型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分析不完整、使用Sobel检验带来的局限。建议通过增加辅助变量的方法进行完整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使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检验。总结出一个多重中介SEM分析流程,并有示例和相应的MPLUS程序。随后展望了辅助变量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水拓工艺是一种古老的装饰纸张技术,其显示的纹样具有一定的偶发性,是在唐代"墨池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手工水拓艺术。在当今机器批量生产的时代,将这一手工水拓艺术的偶发性纹样与创作者自身审美及思考相融合,再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领域中,既能使古老手工艺重放异彩,也能带给人们新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13.
常保瑞  方建东 《心理科学》2018,(6):1477-1483
已有研究表明"欲言又止"的情绪表达矛盾会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然而,与鼓励"一吐为快"的美国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本来就推崇"喜怒不形于色"。那么,文化会改变"欲言又止"与心理症状之间的关系吗?本研究通过对来自美国(鼓励情绪表达的文化)的549份问卷与来自中国(抑制情绪表达的文化)的509份问卷的对比分析,检验了抑制或鼓励情绪表达的文化规范在情绪表达矛盾与心理症状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具体而言,情绪表达矛盾导致心理症状增加和社会限制增加的结果既出现在鼓励情绪表达的美国文化中,也出现在抑制情绪表达的中国文化中。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一步表明,文化规范调节了情绪表达矛盾与社会限制之间的关系——在美中文化中,情绪表达矛盾因个体感知到较高的社会限制而增加了心理症状。最后,文章讨论了该研究对情绪表达矛盾研究以及文化规范研究的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一种承担着有死性的存在物,一切从人出发并为了人的事业都必须在"人固有一死"的背景中进行。首先阐述了死亡对于医学的背景意义:死亡是人类面临的客观的、必要的限制,关于死亡的立场对于医学具有源始性与优先性,最后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当代医学对于死亡的立场:遗忘。  相似文献   
15.
4医学的返魅:回归生活世界身体是一种文化与社会构成,正如《第二媒介》的作者马克·波斯特[12]所言,身体总是已经从文化角度被铭写,从来就不是一个无须介入(mediation)就能被(科学的)理性主体所获得的自然的客体。一个人当前的生存实践是他的一切过去和未来的东西的结晶和聚集点,  相似文献   
16.
以101名大学生为被试,用掩蔽刺激启动无意识情绪,探讨无意识情绪对建议接受程度的影响,并分析自信度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相较于中性情绪,无意识正性情绪或无意识负性情绪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采纳他人建议,且无意识负性情绪的作用更明显;(2)个体的自信度水平在情绪和建议接受度之间具有调节作用;(3)在接受建议后,无意识负性情绪和无意识正性情绪组个体的自信度提升量高于中性情绪组,且无意识负性情绪组提高更多.  相似文献   
17.
道德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道德及其总体性原则是否具有坚定信念,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社会成员能否共同遵守具体性道德规范的相互信任.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的深刻变迁对诚信的两个方面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道德问题.当前的道德问题表现在两个相互强化的方面,即总体性道德原则的缺失与沦丧,以及具体性道德规范、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的错位与混乱.道德建设的核心与重点在于诚信建设,而诚信建设又必须以正确揭示当前的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维度看马克思的实践"变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生  郑建平 《学海》2002,3(2):31-38
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 :“我们对社会变革的兴趣根源必然是马克思。”① 或许世界发展到今天 ,人们才愈来愈感到马克思恩格斯留给我们的唯物史观的丰富内容中 ,其方法论是多么重要。人们的视线逐渐地从细节的词句和概念回到那理论所依附的思维脚手架上来 ,从而把它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构件。关于内容和方法哪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 ,直接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力 ,涉及到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败等问题。一当前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把握有三种观点极易造成混乱。其一 ,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  相似文献   
19.
"文革"结束后,针对党内外、国内外片面地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严峻态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抵制错误思潮,科学解决这一评价难题。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先后于1977年十届三中前后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宣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1978年8月达成尽快将评价问题敲定下来的共识;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确立不纠缠和不匆忙处理的方案;1979年10月的国庆讲话后决定以党中央决议的方式做出评价;1980年3月强调决议最核心的是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崇高地位;还通过十二大的党代会报告、党章和"八二宪法"的崇高形式,合力巩固《历史决议》的精神。这几次策略性调整凸显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和高深的政治智慧。评价过程所体现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其他领袖人物的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评“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当今有所谓“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之争,“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略语,流行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张之洞被认为是“最乐道之”的著名代表人物。这种观念一百多年流行不绝,至今仍支配着海峡两岸不少中国人的思想。“西体中用”的积极主张者是李泽厚。他提出此论的目的,据说是为了同“中体西用”论和“全盘西化”论刺激性地相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