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保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减低宗教信众增加速度、抵御宗教对群众的精神诱惑和思想渗透夯实基础,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思想根基,筑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研究对象为各种有神论和无神论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其独特的范畴体系、研究方向和分支学科,远非哲学和宗教学所能涵盖,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102.
发展新时代中国宗教学,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好、维护好、研究好、运用好,这是我国宗教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其次要彻底打破“马克思主义只有宗教观没有宗教学、只有西方才有宗教学”的神话,把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的宗教研究作为新时代中国宗教学的正统;三是要加强对西方宗教学的研究但不能盲信照搬,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既要坚持开展理论研究,又要关注现实、研究问题,追求为用立学、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03.
《俱舍论》是一部在藏传佛教中颇受重视的佛教重要经论,早在吐蕃时期藏地学者就注重对《俱舍论》的翻译和阐释。其名称的含义,应以它的全称《阿毗达摩俱舍论》来理解,如"阿毗达摩"是指可以现观的教法义理;其"俱舍"具有箧藏和宝库之义。本文首先对《俱舍论》在藏族地区的传播及传承作了考证和梳理;其次对《俱舍论》的理论建构作了分析和解说;第三对《俱舍论》的内涵思想作了阐述和归纳。  相似文献   
104.
这两年我承担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无神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我的基本结论有三点:(1)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无神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其实就是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因为无神论的研究对象是宗教.恩格斯说没有宗教无神论也不存在。(2)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是科学无神论.它认为宗教的本质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5.
从整体上看,佛教文献中有小乘经论和大乘经论之别,大乘经论中又有因乘显宗文献和果乘密宗文献之分。密宗文献,又称密续或续部文献,在佛教文献尤其在藏传佛教文献中受到格外重视和专门研究,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学和宗教学价值。本文以藏传佛教高僧布顿·仁钦珠及其《续部总论》为实例,对藏传佛教密续学的建构、内涵及特质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106.
在人们试图阐明的(审美)情境中,大多数的美学理论与分析趋向于将注意力倾注在其接受的方面,而不是其创作的方面。因此,注意力通常是集中在审美经验(强调知觉)、欣赏、以及评论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上。当然,对于另一方面,即关于艺术家创造能力的本质,人们也做了一些工作,这种努力或许发轫于柏拉图的《伊安篇》。不过总的说来,人们的注意力大多被前一方面所吸引。而我希望在此强调审美创作的方面,因此还有必要作点初步的解释。譬如,我不打算更多涉及另一种常见的理论兴趣,它所关注的是通常认为由文学、音乐及美术所构成的艺术世界,不管它们的趣味是高雅还是拙劣。在《艺术即经验》中,杜威正确地将艺术活动看作一个  相似文献   
107.
藏传佛教,是佛教的重要派系之一,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如此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培育出来的一种人类宗教文化现象,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和鲜明的文化风格。故早已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兴趣,从而掀起具有世界性的研究热潮,至今方兴未艾,且有蓬勃发展上势。新中国在藏传佛教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举世瞩目,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简略回顾与展望新中国的藏传佛教研究。 一、藏传佛教研究回顾 五十年(1949—1999)来,新中国的藏学事业,不仅得到全面复兴,而且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藏传佛教作为藏学的…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探讨了<焦氏易林>的诸子倾向、时代根据及风格.认为作者基本倾向是儒家,兼采道家.作者的儒家思想有进取性,反映了汉代上升时期社会需要创新敢于创新的境界.作者官微职卑,直接接触平民,大量记载平民生活,表达了对平民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09.
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要求,需要我们宗教研究工作者认真开展学术研讨,研究共产党员如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我认为.首先要研究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二是如何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地位.为此需要破除“过时论”、“流派论”和“不同论”。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应该着重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基本原则,二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三是坚持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体系。  相似文献   
110.
看起来,人类的力量是世界上一种极其自相矛盾的现象,因为没有它人就不存在,但是有了它,甚至人的存在也变得不肯定了。因此,它是对立双方的一种非同寻常的统一体,或者象马克思所说,是“某些不可能之物的统一体”。“我不能没有你,但我也不能同你生活在一起”,这句古老的拉丁谚语可能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与人类的力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