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泰尔指数对辽宁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评价,其中包括医院(卫生院)床位、卫生总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医师和护士(师)等五项.研究结果显示,辽宁卫生资源配置的总体公平性较好,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存在较大差异,区域间差异是导致辽宁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72.
恩敏 《天风》2014,(11):36-37
"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细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林后1:8) 牧者在繁重的牧养工作中,不时遇到种种挑战和压力。牧者也是人,也会深陷压力、孤独,也会受伤。但是,牧者的困难、软弱、苦痛、委屈、重担,一般不便轻易向人吐露。这样,牧者所要承受的压力可能会比信徒更大。当然,牧者可以向神祈祷,懂得将重担忧虑交托给神。但是,我还是要建议教会弟兄姊妹,要懂得关心、支持你的牧者。  相似文献   
73.
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读苏东坡的文章,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只是那种率性为文的感觉让我真是爱极了。当时根本不认为东坡是个几百年前的古人,而是我亲切的朋友。  相似文献   
74.
虔心诚意实践善行———记伊斯兰教西道堂济困扶贫的事迹近年来,甘肃省临潭城关附近的部分村庄自然灾害频繁,给当地穆斯林生活带来极大困难。伊斯兰教西道堂、清真两大寺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开展了济困扶贫工作。升路村因遭受罕见的冰雹侵袭,丰收在望的农作物刹时被毁...  相似文献   
75.
段文杰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616-1627
正念是当代临床健康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尽管其应用在临床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但对于正念的理论研究却亟待加强。在对正念的三阶段概念演进过程及四种取向的测量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后, 发现目前对正念的理论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概念不够清晰, 它可以指代一种行为(冥想)、心理状态、心理过程, 甚至是一种人格或类人格特质; 二是测量过于多元, 有状态取向、能力取向、认知取向和特质取向。两大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正念。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及以往实证研究, 建议可以借鉴价值实践分类体系(Values In Action Classification), 以类特质为取向, 采用兼顾文化共同性和特殊性的方法, 深入挖掘其独特的核心内涵, 在命名、测量上突显个体对当下经验留心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6.
彭彦琴  居敏珠 《心理科学》2013,36(4):1009-1013
注意与态度是正念的两个关键的工作机制,但关于这两个机制究竟哪个是核心机制却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就针对这一争议存在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正念的核心机制在于注意力的训练,并尝试从佛教与心理学两个角度在理论推导与实证支持两个层面上给予了阐释。  相似文献   
77.
于文杰 《学海》2003,(5):18-24
文艺复兴以后 ,西方传统学术随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呈现出社会学转向的历史趋势。韦伯与桑巴特学术思想的形成 ,标志着这一转向的完成。因此 ,探讨韦伯与桑巴特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学说 ,对于全面把握西方学术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唐文杰  侯玉波 《心理科学》2017,40(6):1435-1441
本研究以味觉和痛觉两种感觉通道的体验为对象,探讨预期效价和预期信心如何影响知觉体验的结果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基于味觉和痛觉的两个实验,发现预期会影响即时知觉体验,并且预期信心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对预期充满信心时,即时体验和对结果的预期保持一致,预期越积极即时体验越好,预期越消极即时体验越差;而对预期缺乏信心时,即时体验和预期之间呈现背离趋势,预期越积极即时体验越差,预期越消极即时体验则越好。研究结果阐明了预期影响即时体验的机制,对我们理解身心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9.
伊斯兰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不存在任何威胁,普通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恐惧感来自他们自己对伊斯兰的无知和误解。人们对穆斯林的错误认识可以归纳为四大误区。第一,世界上的穆斯林不是一种刻板的模式,并非所有的穆斯林都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是世界性的宗教,凡是信仰伊斯兰的人都是穆斯林,所以穆斯林世界包容了全人类的各种文明。在现今的十二亿穆斯林人口中,阿拉伯人只占其中的18%,那么,十亿以上的穆斯林不是阿拉伯人,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以及世界各地。他们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多数都不会说阿拉伯语,比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是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80.
性格优势和美德是源于“价值实践分类体系”同一架构中不同层次的概念。过去十年的研究表明性格优势对个体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积极贡献。但目前该领域绝大多数研究着眼于性格优势,而忽略了该体系中更普遍、更核心的美德。美德的结构差异性可能阻碍了相关研究的进行和比较。本文认为“兼顾文化共通性与文化特殊性方法”可能是解决途径之一,并引用已有研究进行佐证,发现亲和力、生命力和意志力可能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