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奇异的性婚俗》案一审判决平克军波及全国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制作、贩卖《奇异的性婚俗》一案,经由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终结,日前做出一审判决,六名案犯受到法律制裁。《奇异的性婚俗》一书不仅内容淫秽,而且破坏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伤害了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民族宗...  相似文献   
72.
究竟什么是“黄老之学”?它到底又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概貌?学术界目前或以新道家名之,或以道家统而称之。但对于这个所谓的“黄老学派”有着怎样的一种思想内涵,尽茫茫然。笔者因此而斗胆怀疑起这个学派的是否存在。我认为,这是中国思想史上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而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正确认识战国秦汉以来的思想融合,也才有可能正确评价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在此问题上,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当否,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3.
大学生形成析取概念的假设检验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庆林  司继伟 《心理学报》1999,32(4):397-404
运用布鲁纳等人设计的用以研究合取概念的实验材料,研究了大学生形成合取、维度内析取、维度间析取等人工概念的假设检验策略。结果表明,大学生倾向于优先使用单维检验策略(包括单维变化策略和单维肯定策略)。这种策略有利于很快解决合取问题和维度内析取问题,却不利于维度间析取任务的完成,因此大学生解决维度间析取的成功率显著低于合取和维度内析取。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对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所存在的几种有分歧的观点的分析, 认为: 1、吕不韦 “迁蜀”之后没有也不可能著书; 2、在探讨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上, 人们似乎忽略了夏历纪年与秦之 “颛顼历”的不同; 3、《吕氏春秋》书似成于公元前241 年  相似文献   
75.
历史唯物主义同社会学、尤其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可设想的。近来,我国哲学著作中实质上进行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的讨论。诚然,进行这一讨论时,尤其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并没有使用直接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对象的形式,而是使用交换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意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76.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冬至”节。这天是道教圣祖元始天尊的诞辰,白云观按道教传统规仪在这天举行了新任监院升座仪式。为了恢复道教丛林的传统职称,白云观经过全体道众充分酝酿和预选,选举了全真龙门玄裔黄信阳道长为监院,并产生了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宫观实行民主管理。“冬至”这天,白云观道众喜气洋洋,上午九时,全体道众衣冠整洁,在“三清”殿内举行了监院升座仪式,道众们在元始天尊圣像前诵经  相似文献   
77.
中小学生学业责任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红兵  申继亮 《心理科学》1993,16(2):113-115
问题的提出学生学业责任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过程、结果负责任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学生主要的道德品质之一。60年代章志光等人研究发现学生责任态度的变化,对学习成绩具有积极影响。而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业责任感的发展,有必要探讨学业责任感发展的一般规律。皮亚杰指出:儿童对一个行为的责任态度由决定于行为后果转变为决定于行为动机,并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柯尔伯格进一步指出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前习俗道德、习俗道德和后习俗道德三个水平。1985年陈会昌研究指出7—16岁儿童责任观念的发展是由强制性水平、到半理解水平、再到原则水平。我们认为学业责任感与一般责任感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而且它包括对学业责任的理解认识、履行情况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本研究  相似文献   
78.
79.
采用现场情境实验探究社会信号作用下,6~8岁儿童表现公平行为的发展,实验1选取270名6~8岁儿童,采用资源分配任务考察儿童在结果公平情境下表现公平行为的发展,实验2选取300名6~8岁儿童,采用抛硬币任务考察儿童在结果不公平情境下表现公平行为的发展。结果显示:儿童表现公平行为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有无社会信号条件对儿童公平行为存在显著影响。结论:社会信号作用下儿童会更多地做出表现公平行为而非本质公平。  相似文献   
80.
佛言祖语     
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十谛?所谓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观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入道智谛、集如来智谛,是名十谛。善男子!世谛者,所谓有限齐名数,为他人说,狭劣不广,是名世谛。第一义谛者,所谓甚深空相应法,无有限齐,不断绝处,非他因缘,平等一相,无有高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