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采用延迟反应的同一字判断任务,记录了大学生被试由部件数不同的两种残缺汉字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发现部件少(笔画删除)比部件多(部件删除)的残缺字产生更小的P200,更大的N400,表明简单部件在合体字识别中起到一种中间层单元的作用;P200效应符合关于部件少比部件多的残缺字激活更多的部件家族成员的假设,而更多家族成员的激活使残缺字的整字内部表征受到的侧抑制更多,体现为更大的N400。双效应支持多层交互激活模型及其侧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42.
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是生态伦理的核心问题,从实践的层面来确立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有助于我们摆脱生态伦理研究无现实根基的理论困境,为人类合乎道德地改造自然提供理论根据.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在对当前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研究现状进行反思基础之上,探讨生态伦理价值本体的实践转向,以物质变换来重建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  相似文献   
43.
首先应明确房颤的病因,积极治疗控制房颤的基础疾病,对于需要手术矫治心脏病患者,才考虑选用手术治疗合并的房颤.对阵发性房颤,首选药物或电复率,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各类型房颤,可考虑择期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44.
首先应明确房颤的病因,积极治疗控制房颤的基础疾病,对于需要手术矫治心脏病患者,才考虑选用手术治疗合并的房颤。对阵发性房颤,首选药物或电复率,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各类型房颤,可考虑择期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探讨汉字刺激质量与语义启动的相互作用,深入考察汉字识别的内在机制。实验采用真假字判断范式,实验1使用语义相关词对比率较高的实验材料,实验2使用语义相关词对比率较低的实验材料,结果发现:(1)无论语义相关词对比率高还是低,均存在语义启动效应和刺激质量效应,且汉字刺激质量与语义启动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2)轻度模糊刺激较重度模糊刺激受到的语义启动效应更大。结果表明,即使排除了额外反馈的作用,汉字刺激质量与语义启动之间仍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支持交互激活模型。  相似文献   
46.
以插入空白间隔的汉字知觉干扰效应为实验范式, 探讨了不同长短的空白间隔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实验组中, 与地震无关字相比, 被试对地震相关字有更高的识别率; 而在对照组中, 被试对地震相关字和无关字的识别率差异不显著。(2) 450 ms的间隔能导致地震无关字干扰效应的消失, 却不会对地震相关字的识别造成干扰。本研究支持竞争激活假说, 并为情绪驱动知觉加工的观点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47.
以汉字为实验材料,自变量为汉字正字法笔画家族大小,采用延迟反应的同一字判断任务,记录并研究大学生被试对刺激字的脑电(EEG)。本文对笔画家族的定义是,通过改变1~5笔笔画得到刺激字的正字法家族成员,改变的笔画不构成部件。脑电结果显示:大家族刺激字比小家族刺激字诱发更负的N400和N250成分、更低的P200,其中N400的结果与基于交互激活模型的二阶段理论的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48.
在礼物问题之争中,马里翁批评德里达将礼物限制在在场导致了礼物的疑难,德里达则怀疑马里翁无法完全悬搁礼物的环节、不能将礼物从在场中解放出来.以此争论为视域,深入他们各自的理论构造,可以发现:德里达的真正疑难在于以在场形而上学的话语规定延异着的礼物,从而导向了不可能的先验礼物这一与解构相悖的概念;马里翁的问题则在于将礼物环...  相似文献   
49.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但对于圣经的诠释历来存在差异。1968年,恩斯特·布洛赫出版了《基督教中的无神论》一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圣经做出了颠覆性的解释。在他看来,圣经并非为神启示的话语,恰恰相反,它是一部无神之书。其中一方面充斥着“特殊的主人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作为“农民战争的暴动书”,当中又蕴含着体现反抗、革命精神的四重具象。布洛赫认为,“一个读了圣经而不做革命之梦的人是误读圣经的人。”因此,他取道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高扬圣经中所蕴含革命精神来促使人们看清教会的真实面目,从而唤起人们的反抗意识,建立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世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50.
箭杆悟语     
高粱秸最上端的那一段光洁的秸秆,在乡下统称为“箭杆”。箭杆在乡下是极为常见的东西,甚至被用来作烧柴。箭杆就处于这样一种自生自灭的“小国寡民”状态。就像野外的野菜,悄然出生,悄然枯萎,整个生命历程都在默默无闻中划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