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是根据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于1988年5月29日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北京讨论会上发言的录音整理而成,整理时作了删节,如有同发言者原意相悖处,当由整理者负责。成中英教授从语言哲学角度,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诞生地,揭示了中国思维方式的秘密,并提出改造中国思维方式的方案,这无论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开拓上,还是在文化研究方法的转换上,都可以有开启国内学人思路之功。  相似文献   
62.
论代际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问题是一个现代社会日益凸现的问题。如果将公平问题放在“代”的语境中加以讨论和审视 ,则可以将公平分为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平。代际公平可分为在场各代之间的公平和在场各代与后代之间的公平。由于对这两种代际公平未加区分 ,因此 ,人们在讨论代际公平问题时往往显得语义含糊。由于在场各代处于现实的关系之中 ,他们之间的公平是具有实践基础的。但是 ,对在场各代与尚未出场的人类后代之间的公平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其焦点在于尚未出场的人类后代与在场各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现实的。为此 ,对在场各代与人类后代的公平进行权利论证明就是当前一个迫切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63.
几组历史镜头:镜头一:2003年9月,新苗小学召开全校家长会,全校近600民工子女的家长到校27%,本地农民家长到校89%.其他家长到校95%。家长会后学校操场满地是烟头,纸屑,口痰,有近半数的家长着背心、短裤、拖鞋到校。  相似文献   
64.
严肃成 《法音》2001,(11):48-48
本刊讯10月17日,湖北黄梅五祖寺隆重举行见忍法师升座仪式,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法师为见忍法师送座。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有关部门领导、各界嘉宾与省内外诸山长老、信教群众约3000人参加了升座庆典。见忍法师俗名汪长元,1966年12月出生于湖北天门市,1990年于武汉归元寺披剃,1992年受具,并入武昌佛学院学习。1994年任黄梅五祖寺监院,为五祖寺修复和寺院管理做出了很大贡献。近几年来,见忍法师先后为湖北省二十多个县市抗洪救灾、扶贫救困、修桥补路、兴建希望小学捐款捐物达1000多万元,在社会…  相似文献   
65.
今年是马坚老师归真十周年、庞士谦老师归真三十周年。他们二位都是我永生难忘的好老师和好榜样。每逢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时,心里总感到火辣辣的,难以平静。作为他们的学生,我由衷地感谢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穆斯林》杂志为他们举行纪念活动和出版纪念他们的专刊。使我得以回顾我们师生之间当年的一些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66.
半个世纪以来,徐悲鸿先生倡导的"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脏勿洁"的艺术法则,成为正统的绘画经典.今天,艺术已呈现多元化,"宁方勿圆"作为教学原则,越来越显露出其局限性:它贬低了曲线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情感的表达,限制了艺术风格发展的多样性等.因此,初学者在操作它时可作为阶段性的方法,但要明确其缺陷,注意摆脱、跳出.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认知因素与外源性因素对儿童暗示感受性的交互作用。文章通过在访谈过程中设置不同水平的压力反馈,选用自编的儿童视觉暗示感受性测试材料及一系列抑制性控制实验任务,考查了儿童抑制性控制对压力和暗示感受性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3~5岁幼儿的暗示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降低。(2)压力影响3~5岁幼儿的暗示感受性水平,压力越大,儿童的暗示感受性越强。(3)抑制性控制对压力与暗示感受性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压力对暗示感受性的影响会随着幼儿抑制性控制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减弱。对于抑制性控制水平低的儿童来说,压力能正向预测其暗示感受性;但对于抑制性控制水平高的儿童来说,压力并不能显著预测其暗示感受性。  相似文献   
68.
虽然美只是个单称概念,但我们对美的体验大多时候却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体验到的美就像是寓多于一的协调整体.即使事物本身并不存在一种和谐而统一的关系,为了称之为美,我们也必须将其视为这样的一个和谐统一体.  相似文献   
69.
知识的命运     
该著立足于打破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在学术论争中陷入的理性与社会二分的知识论僵局,试图解决知识生产的经验条件和理想的成功条件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科学哲学家忽视社会力量在科学知识建构中的作用,主张科学知识理性认知过程的结果。科学社会学家则认为,科学家的认知活动必然要受到许多非认知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歧异隐含的一个共同假设是:把社会力量作为非理性的偏见之源。  相似文献   
70.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论证中,医学不仅仅只是起简单的例证作用,而是被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典型方法来表达其伦理学,他通过医学与伦理学的类比,以医学介于纯粹理论与纯粹应用之间的特征,来阐释他与柏拉图的不同伦理学理念,医学的这种类比,对于亚里士多德阐述他的伦理学理论起着重要的方法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