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凌海成  杨笑天 《法音》2002,(2):43-43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湖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黄石市佛教协会会长,原黄石市人大代表、政协常委,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第72代退居方丈常乐法师,于2001年12月19日19时30分安详示寂,世寿88岁,  相似文献   
92.
2004年2月1 5日至29日,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率大陆佛教音乐团赴台湾与佛光山梵呗团共同举办“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演”活动。两岸僧人分别在高雄佛光山、高雄文化中心、台北林口体育馆、台北国文纪念馆演出四场,均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3.
正中国逻辑史第十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26日至29日在河南省鲁山县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毕节学院逻辑与文化研究中心、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承办,贵州民族大学、河南省逻辑学会、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协办。有来自全国二十多所  相似文献   
94.
自目的论与责任论分析与重建儒家道德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儒家的道德哲学定位:人、人生、人心、人性儒家的道德哲学是基于对人的了解而发生的,亦即基于对“人”的认识而产生对人的道德行为的认识。但什么是人的认识?要回答这个问题,吾人可以循三个方面加以考察:第一个方面是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第二个方面是人在自我反省中的自我发现。第三个方面是人在天地宇宙中的地位。这三个方面也正好显示了人在社会、自我与宇宙反省中的价值。从先秦儒家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三方面也正好形成一个儒家哲学发展的阶段。第一个方面是从社会为人定位。这可以《尚书》与《论语》两书的义理为代表;第二个方面是人的自觉和自我发现,这可以孟子为代表。第三个方面是人的发生根源,从宇宙本体为人定位。这可以《易传》、《中庸》为代表。当然,代表这三方面的儒家经典不一定应合历史发展的先后秩序,  相似文献   
95.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讨论蓬勃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相形之下,《易经》研究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发展的步子比较缓慢。一九八四年,我得知在武汉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易经》学术讨论会,心中甚为高兴,但当时未能参会。到了一九八六年底,我收到山东大学哲学系刘大钧教授来信,请  相似文献   
96.
一、“易”的发生之四个阶段一般讨论《易经》或《周易》历史发展是指《周易》形成后经先秦易、汉易、唐易、宋易及清易的历史发展。此项《易经》研究是发展《易经》所需要的,它可以作为一个时代文化文物的依据,也可以显示某一时代学者的思想内涵,对《易经》作为一个系统思想的了解自然有所彰明。事实上,此一易学历史的研究也可显示《易经》思想的辩证发展,但也突出了其限制性,更呈显《易经》系统中发生的问题。我在此处所指出的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
凌海成 《法音》2002,(4):20-28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古印度拘尸那城附近的娑罗双树林间涅磐,荼毗后获舍利四斛八斗。附近八国闻讯,竞相前来迎请舍利归国供养,几至干戈相向。后经香姓婆罗门劝喻,遂将舍利均分成八份,由八国迎回,各自起塔供养。  相似文献   
98.
一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古印度拘尸那城附近的娑罗双树林间涅?,荼毗后获舍利四斛八斗。附近八国闻讯,竞相前来迎请舍利归国供养,几至干戈相向。后经香姓婆罗门劝喻,遂将舍利均分成八份,由八国迎回,各自起塔供养。二千三百年前,孔雀王朝著名的护法名王阿育王统一五天竺,开启罗摩伽国以外之七塔,取佛舍利盛于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宝塔,其塔统称阿育王塔。数百年间,崇佛各国受其影响,蜂起效法。据唐初释法琳《破邪论》记载:佛既去世,弟子等以香木焚身。灵骨粉碎,大小如粒,其色红白,击之不坏,焚之不焦,每有…  相似文献   
99.
成穷 《宗教学研究》2002,3(3):75-86
本文论述了宗教与道德的一般关系。文章分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 ,文章从存在的维度、与求生活动的距离、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 ,以及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 ,对宗教与道德的不同方面作了分疏 ,同时指出它们在两个方面的相通性 :有一二元对峙的价值坐标 ;有维持、巩固社会秩序的相似功能。第二部分对宗教与世俗道德的关系作了论述。这种关系是交互的 :一方面 ,宗教能“圣化”道德 ,能把自己的某些信条直接转化为世俗道德 ;另一方面 ,宗教也能从世俗道德吸取某些道德资源 ,使之成为自己教义和道德的组成部分 ,而世俗道德也能迫使宗教作出某种相应的改变。第三部分讨论了宗教道德及其基本特征。文章在肯定宗教道德存在的同时 ,指出宗教道德具有神圣的宗教背景、倾向于众生平等的博爱、和更带禁欲色彩三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采用头盔式虚拟现实与返回起点或路标的路径完成任务, 通过指导语来调控被试对于返回位置的预知, 检验目标预知对人类路径整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返回起点这一目标的预知可以使被试有效地忽略由于路标出现或路标数量增加而导致的干扰, 而对于返回路标这一目标的预知程度越高, 可以促使被试做出更准确的反应。这样的结果体现了目标预知作为一种非感知觉因素对于人类路径整合的影响, 也体现了人类路径整合的策略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