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惟贤 《佛教文化》2007,(5):65-70
《法华经》里有“提婆达多品”,佛也为他授记。  相似文献   
72.
本刊今年第一期曾对苏联哲学家伊里因科夫,特别是对他的主要哲学观点及其在苏联引起的不同反应,作了简要介绍。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他在重大哲学问题上的论述,特别是苏联其他哲学家就他的论点所提出的针锋相对的反驳,我们在这一期上又选登了他的《辩证法和世界观》、《列宁的辩证法和实证主义的形而上学》一书的结束语和伊利切夫的《论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职能》。今后本刊还将适当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望读者对我们的安排提出宝贵意见,并请提供稿件。  相似文献   
73.
为了彻底了解荀子类似论述的意义,必须了解出现这些论述的社会背景。罗根泽的《管子探源》一书对世界观产生的阶段勾画得很好。对这一世界观可以作如下定义:力图加强农业,力求最大限度削弱手工业和商业。对辅助行业持否定态度的新观点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但得到广泛的流传则是在汉朝初期。  相似文献   
74.
出洋留学是中国宗教和教育的关键词。古代中国,出国留学的主角是佛教界的僧人。从4世纪起,中国佛教僧人怀着求取真谛的愿望,踏上了到西天佛国印度等地取经的漫漫之路,写下了中国留学史上一幕幕感人的悲壮历史故事。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大陆掀起出国留学的热潮,中国佛教界的僧人也感受到这一潮流的涌动。他们放眼世界,参学佛乘,再次重走古人曾经走过的道路,续写了中国佛教留学僧史上的新篇章。今天,中国学僧出国留学已经不仅仅是为佛教教育的自主选择,更是一种配合国家的“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发展战略,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本刊特约已在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获得佛学博士学位的惟善法师撰写专文,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75.
修行漫谈     
《法音》杂志出版了,大家很欢喜。顾名思义,它的内容,既有佛法音声,也应有国法音声,我首先表示祝贺,希望它长期办下去,做佛教徒的法螺。现在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即佛教徙如何修行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一、唐代高僧神秀禅师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法语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当明白佛教的道理,依法修行。如何修行呢?“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什么是尘埃呢?依经教来讲,有许多与道不相应的尘埃,大的如  相似文献   
76.
此文是苏联东方学者史太因1959年所署《管子研究和俄译》(1959)一书《研究》部分的《导论》,其中提出的一些见解,颇有可供研完参考之处,特译出以飨读者。这里刊载的译文对原文作了一些删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