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186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对江西吉安市五家医院的医生和住院患者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现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性质、发展趋势及医患冲突的主要诱因、责任主体、主要解决途径的认识状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医患关系发展.如何解决医患双方认知的差异是重构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2.
他觉得口渴难忍,急忙把烧水壶放在灶上。水在壶中低吟浅唱时,他又觉得饥饿难忍,把烧水壶提了下来,换上煮饭的锅。待煮饭的锅冒着白气,锅里敲锣打鼓的时候,他又觉得口渴难忍,把煮饭的锅端下来,又换上烧水壶。  相似文献   
63.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以雇员忠诚换取就业保障为特征的心理契约,正逐步被以绩效换取就业能力为特征的新的心理契约所取代。基于就业能力的心理契约管理要求组织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期望和态度,给员工以更多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机会,实施合理的组织策略,提升员工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4.
医药代表本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与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之间的重要纽带,担当着传递研发信息,提供药品特点、禁忌等资讯,指导合理用药等重要职责。但从法律视角考量医药代表现状,我国医药代表领域却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必要从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实行准入注册制度、明确职责、加强规范、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65.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了丰富生活,开阔视野,我国旅游事业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了旅游的黄金时代。对旅游纺织品的发展现状进行认识,找准旅游纺织品的设计定位,并找到旅游纺织品设计的旅游纺织品设计的立足点与出发点,有利于展望我国旅游纺织品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66.
20世纪上半叶,列宾及其作品被介绍到中国并产生了深远影响。1897年日本人古城贞吉第一次将列宾介绍到我国。1921年沈泽民首次译介列宾生平和重要作品。《小说月报》、《苏联文艺》、《时代杂志》和《进步日报》是刊登列宾作品的媒介。胡根天、沈泽民、徐悲鸿、胡蛮、狄源沧等人是主要译介者。列宾对中国美术界影响深远,在20世纪中俄美术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7.
20世纪哲学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是现代的哲学?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幼稚的问题.事实并非如此.和抽象化的绘画,由八音度转变为十二音系统的音乐以及打破传统叙事结构的文学一样,皙学思想在本世纪初不就表现出发展断层吗?哲学是一桩非常致力于古典文化及其复兴的事业,如果这一事业确实揭示了变动不居  相似文献   
68.
序在旧中国,人们信奉佛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可是若把儒教除外,那么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唯一宗教便是道教。因此可以说道教能全面地反映旧中国人们的思想。可是和其它领域相比,研究道教的人数少,进展缓慢,因此至今还没有人写出道教何时产生,有何变迁,直至今天的全部历史。从学生时代起,我就强烈地意识到道教对旧中国人民及中国社会的影响,于是便在前辈们当时已经发表的成果基础上,大体整理出道教史的内容,于一九四八年发表了题为《道教和中国社会》的论文。  相似文献   
69.
知觉问题及其与感觉论的关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佛教哲学中最为复杂的认识论背景问题之一。它是印度认识论所讨论的核心。陈那(Dignga)、法称(Dharmakrti)及其弟子们认为,意识必定是反省的。他们指出,通过知觉,我们有了直接通达我们内心境地的途径。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自我意识”。其它的如正理派(Nyya)和弥曼沙派(Mimms)则否认这一点。他们争辩说,虽然我们时常确能意识到我们的感受,但我们没有通达我们内心境界的任何特殊条件。因此,我们可能拥有的任何自我意识,仅仅是我们产生意识的偶然特征而已。这个与西方的传统有…  相似文献   
70.
8月11日至16日,在清爽温和的贵阳市花溪河畔,中国西部地区第二届伦理学理论讨论会如期举行。来自云南、四川、陕西、西藏、甘肃以及特邀列席的京、律、沪三市的同行,与东道主一起共计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在秀丽山川和学子友情的双重陶醉之中,代表们高扬主体,或宏论伦理学基础理论,或指点道德文化现状,诚恳专注,力求有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