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前,美育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概念不清、传媒不慎、定位不对、方法不当.鉴于美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在给美育一个正确定位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新思维,为美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2.
冲突实际上是每一个人的发展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它对于发展理论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被经验研究所重视.奇怪的是,它很少得到任何直接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年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对儿童冲突的直接研究,这些研究提出了对冲突的主要特征的尝试性解释——儿童的冲突事件的主题、策略、后果以及冲突与社会认知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克劳德·伯尔纳对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贡献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史学教研室(150086)任瑛,李晓敏,徐维廉克劳德·伯尔纳(ClaudeBernard,1813-1878)是法国的伟大生理学家,然而“人们给予他的哲人的赞颂已趋于遮掩了他作为一个实验者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54.
心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Rsenman 与Friedman 指出,A型性格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有关以来,20多年来的大量研究肯定了这种关系;近年来,对这个问题也出现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新南威尔士大学的Ray 与A 型性格测试问卷法的倡导人Jenkins 在A 型性格的定义上展开了学术争论;W.H.O 的心血管疾病官员Strasser,在回顾70年代心血管疾病病因研究时指出,A 型性格作为冠心病发病因素的报道在美国是正确的,在其它国家不一定  相似文献   
55.
問題 体育馆內的比赛场地为长方形,观众席多沿场地四周布置,由于场地形状及比赛的主要进行方向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方位的观众席视觉效果卽不相同。 有关观众席方位的划分,国內外都曾有过一些研究,各持不同见解,结论也不一致。如有人凭经验来划分,显得依据不足;有人按场地几何关系来划分,则不足以说明空间  相似文献   
56.
<正> 一九八九年可说是中国的“儒学年”。这一年恰届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为此中国举行了好几个有关孔子和儒家的讨论会,而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复旦大学举行的《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其中最后的一次。有美国、联邦德国、香港及中国大陆学者共六十多人出席了这次讨论会。虽然这次讨论会与近几年来同类的一些讨论会比较,在命题和范围上似乎并无大的  相似文献   
57.
基于已有研究,将影响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划分为个人因素(动机、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和社会环境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并使用多元整合元分析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定性综述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进入多元整合元分析的六个因素都表现出与学业成绩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其中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最高,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最低。这一结果表明,教育工作者应重视从学生的个人因素(动机、自我效能感)入手,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准备状态,并重视学校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59.
60.
<正> 一 1933年出版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载有陈寅恪先生为此书写的一篇著名审查报告。报告宣示了陈寅恪对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的一些基本论断,也表明了陈寅恪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基本立场。报告劈头即说: 佛教经典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