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法哲学的难题,就象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难题一样,在当今文化状况中具有头等重要性。有关自然法、道德价值和伦理虚无主义的争论,显露出各种文化的最终前提,而哲学的主导倾向则揭示出我们的文明所处的危机的阶段。在着手讨论法哲学的某些问题时,我们不可忘记这样一种背景,即目前法律界在承认伦理价值问题上处于困难的危机。这种状况之种种加剧了的形式导致了伦理虚无主义,按照这种伦理虚无主义,一切伦理抉择都是同等的。如果我们认不清这一  相似文献   
42.
日本代表团副团长宫林昭长老的补充发言这次,因举行日、中、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大家会聚一堂,使赵朴初先生提倡的"黄金纽带"得以强有力地联结了起来,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我对于前来参加大会,心中充满感谢与期望。今年是战后五十周年。我国对战争的...  相似文献   
43.
12月4日,是冯友兰教授九十寿辰。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集会向冯友兰先生表示祝贺。冯友兰先生的学生、在京的哲学史界学者以及苏联、美国、日本等国的学者约八十余人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44.
宫林昭彦 《法音》2008,(11):12-14
环境问题之所在 1、科技的发达 对于现代的世界人类,和平问题、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堆积如山。特别是近现代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解决人类未来生存,以及地球存续危机的最大课题。  相似文献   
45.
一个研究领域可以从形式上加以规定,比如生物学就被规定为生命科学。另一种规定方法,是指出那些能说明该领域的具体研究工作。这种规定虽然不那么简明,但更能说明该领域的特征。本书就企图作出第二种规定。我们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一系列读物,其中有些是比较老的、人们可能熟悉的,有些是比较新的、人们可能不熟悉的,从而希望表明,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即科学思维心理学正在诞生。由于这一领域有指望成为一个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46.
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由之一,就是指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确定时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定要实现。这些批评者说,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这种设想是乌托邦,它不是激励人们去解决人的个人的存在及社会的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是将人类的希望引向伟大但却抽象而又遥远的价值观念;他们还批判了(马克思主义)的下述设想,即要建设共产主义,首  相似文献   
47.
1.真句子、句子的真内容和句子的真对象。请看下列陈述句: (1)Gdansk is situated on the Baltic(格但斯克位于波罗的海沿岸)。这一句子与下一句子具有(即意味)同样的内容:(2)Gedania sita est ad Baitiam(格但斯克的位置处于波罗的海)。因此,句(1)和句(2)所表示的恰恰是相同的对象:格但斯克现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下述命令句也类似:(3)Don’t trust appearances(别相信外观)。这一句子与下一句子意味同样  相似文献   
48.
彦林 《美与时代》2013,(11):48-48
领衔时尚〈br〉 时尚是什么?这个词即使是时尚达人,流行潮人,也难以给出准确的回答。在今天这个流行与时尚概念模糊不清的时代,我们有幸采访到南通百悦服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设计总监陈志华先生,服装设计界的时尚引领者。对于我们的疑惑,陈志华先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简单地说,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尝试、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即“及时”加“风尚”,就是在极短时间里潮流达人所引领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包括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  相似文献   
49.
“从此,悲哀之幕,那全部人生的深沉而不可平息的忧郁,笼罩了整个自然”。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的这段论述,其难以捉摸,恰似任何涉及上帝、“黑暗的根源”及恶之存在的讨论一般。有些人发幽古之深情并且对这样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他们乐于思考神和人的生活之“奥秘”,乐于思考与爱和创造性须臾不离的恶和浑沌之力量,上述问题是否专属这些人呢?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谢林就成了那些喜好在爱之辩证法的“深层”、在神秘反思中默想恶之积极性质的人们所偶然涉猎的话题。然而,  相似文献   
50.
明末儒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王阳明的门人王龙溪说,关于阳明晚年提倡的致良知说,当时已有归寂说、修证说、已发说、现成说、体用说和终始说这六种学说。对于以上各学说,龙溪都简明地论述了其特质(《王龙溪全集卷一·语录·抚州拟岘台会语》)。但是概括起来,可以把王门分为如下三派,即;现成派、归寂派和修证派。现成派是左派,归寂派是右派,修证派是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