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道元《法华转法华》之传统(日)池田鲁提起道元(1200-1253),世人皆知其于镰仓时代初期,与荣西(1141-1215)所传禅宗共鸣,随荣西弟子明全(1184-1225)入宋留学,得天童山如净(1162-1227)曹洞宗真传后入福井县,为开创永平...  相似文献   
22.
采用经典的色词Stroop任务和天气预报任务范式,探讨反馈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方式以及不同抑制能力对概率类别学习的影响。实验采用2(学习方式)x2(抑制能力)被试间设计,随机选取204名大学生被试。结果显示:反馈学习的成绩显著高于观察学习;高抑制能力者的成绩显著高于低抑制能力者;反馈学习的成绩与意识知识出现分离。这表明,学习方式影响概率类别学习,反馈学习的效果优于观察学习;抑制能力影响概率类别学习,高抑制能力者的学习效果更佳;概率类别学习中同时存在内隐和外显两种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23.
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将会对探讨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理论作出众所欢迎的贡献。这类研究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因为马克思的许多实质性论点是建立在他关于信念和动机之产生的主张上的。例如,马克思提出这样一个论点:随着资本主义的成熟,工人阶级的意识将经历这样一种变化,即从渴望短期的、物质的幸福到追求长期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利益,这一论点要能够成立,  相似文献   
24.
陈璟  皇甫桦彦  李红 《心理科学》2012,35(3):647-653
在议价博弈中,决策者可能存在因对自己及其他参与者拥有权利的认识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其策略选择及决策行为的现象。为验证该“权利认知效应”的存在,用实验法考察了240名不同年龄被试在两种议价博弈任务——最后通牒和纳什议价中的决策表现,结果发现:(1)6到12岁儿童和大学生中均存在权利认知效应;(2)随着年龄增长,受权利认知影响的人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3)在议价博弈中,儿童对分配权的认识程度高于对否决权的认知。  相似文献   
25.
本文探讨片段弓矫治技术在前牙外伤中的应用效果。利用方丝弓矫治器对上前牙外伤68例患者(共89颗外伤牙,其中29颗松动Ⅱ度,51颗松动Ⅲ度,9颗完全脱位)进行复位、固定,并在治疗结束后半年、一年进行随诊观察。一年后固定成功率达到90%以上,患牙及颌骨复位精确,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应用片段弓矫治技术治疗前牙外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该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6.
自我与他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语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伦理性品德”是与人的精神素质相关的品德。在各种品德之中,伦理上优秀、并与城邦生活相关而又最具概括性的品德,可以说就是“正义”和“友爱”。 完全的正义仍然需要友爱,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完全的友爱索性是不需要正义的。所以说,从伦理学的原型上来看,可以认为友爱是最基本的品德。“对一个善的人来说,和朋友的关系就等于和自身的关系。因为友人就是另一个自我”(《尼各马科伦理学》1170b5-7)。这种友爱方式,也就是说自我与他人为同等主体的关系方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应当置之于城邦生活的最基础部位的。这是“与他人同生者”的最基本的伦理性品德。  相似文献   
27.
为揭示认知任务对直立姿势的视觉控制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双重任务的方法, 要求18名健康的成年被试在4种条件(2认知条件×2视觉条件)下尽力保持直立姿势的稳定。姿势动摇的测量采用头顶拍摄的方法并计算误差均方根、平均速度以及Romberg商数。研究结果显示认知任务和视觉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而且当有认知任务时姿势动摇的Romberg商数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说明认知任务抑制了直立姿势控制过程中的视觉加工。  相似文献   
28.
西方有关择偶启事的研究和论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梳理了自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西方以择偶启事为研究蓝本的择偶标准与择偶策略研究,展示了西方研究者运用进化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对一般异性恋择偶,择偶启事回复率、初婚和再婚人士择偶,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择偶间比较,以及网络启事择偶几方面的研究历程;预测了未来择偶启事研究的趋势应是几种理论间观点的相互借鉴与整合  相似文献   
29.
古代日本人在理解和应用中国古代典籍时,长期利用"汉文训读"这一文化翻译技法将原文本加工成日语"书下文"与古汉语并用的形式。这一语言形式在前近代日本思想文化世界中发挥着阅读、理解、表达以及广域沟通的重要作用。进入明治时期,近代社会建构"国民国家"的需求期待形成统一的"国语"。社会语言环境的这一重大变动使"汉文训读"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减退。与此相关联,儒学言说也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即它不再是在东亚社会中各地共有、能维持思想文化互动的存在,而成为了仅在日本国内用于宣讲"国民道德"这一近代课题的言说。"忠孝一本"的表述即为一例。  相似文献   
3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恩爱的夫妻,两个可爱的儿女。有天夜晚,丈夫起来方便,妻儿仍在酣睡。紧挨床头的书桌上有一盏自制的台灯,由于时间久了,台灯有些漏电。丈夫几次说要修,但一直没顾上。黑暗中,迷迷糊糊的丈夫没有触到拉线开关,却握住了漏电的灯杆。一股强大的电流把他击倒在卧室的墙角,台灯仍紧紧地吸附在手中。睡梦中的妻子只听见一声凄厉的惨叫,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却没有应答。她吓坏了,站在床前瑟瑟发抖,直到隔壁的公婆闻声赶来,关上了电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