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林时新 《天风》2011,(12):56-57
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创1:2)这叫我们知道上帝造人的目的,是要人来彰显他的荣美。上帝又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这是人类家庭的开始,人类第一个家庭是极乐的家庭,所以叫做乐园。上帝要我们建立基督化的家庭,就是乐园的家庭。怎样才能建立基督化家庭?在此提出四点:  相似文献   
82.
李二曲的经世观念与讲学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1岁为界线,李二曲的经世观念发生了重要的转向:从以政治、民生等为主要内容 转变为以“明学术”、“醒人心”的社会教化为重心。本文认为,若完整地把握儒家传统的“经世”内涵, 似应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制度或政治的,物质或经济的,精神或文化的。而二曲成熟期的经世观, 即主要指向以“正人心”为重点的精神或文化层面,力图重建社会的精神文化价值系统。同时,二曲 主要以“讲学”作为完成其“阐明学术”、“救正人心”的经世事业的基本实践形式。他不但对先秦王明 末的儒家讲学传统作了深入、完整的总结,而且其本人曾有多年在关中和江南讲学的经历,在讲学实 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讲学经验。综合观之,二曲经世观念的主要特质为:以“明体适用”为“经世实义”, 坚持以体用关系作为其学理系统的基本构架,反对将经世学非本体化和完全实用化的价值取向,并 非常注重经世之实践。这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价值系统的重建,颇多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为改善当前传统村落韧性缺失问题,将韧性理论引入传统村落保护中,从传统村落韧性保护系统要素入手分析老县城村扰动因子与系统要素的关系,进而基于韧性理论提出保护三层次,对提升传统村落韧性的策略进行建构,以期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解决当前传统村落保护所面临的文化冲击、新老交替、空心化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助力,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4.
家庭抗逆力理论是近年来风险应对研究领域中被引最高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提出源自McCubbin等人对军人家庭应对战争危机的观察与思考,得益于早期学者对家庭压力和家庭系统理论的探究。经数次修订后,该理论经历了由静态特征到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广泛内涵与外延的理论体系。其早期应用集中于创伤修复、家庭压力应对等主题,之后涉及复原力等更丰富的研究议题,已成为临床干预工作的实践导引和COVID-19大流行以来国家和社会、家庭和个体层面“危机事件—适应能力”关系的重要解释机制。其应用面临来自元理论研究、方法学及跨文化与社会变迁观点的挑战。未来研究应明晰概念与整合模型、使用混合方法与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强化家庭抗逆力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与构建中国特色家庭抗逆力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5.
德国明斯特大学天主教道德神学教授布鲁诺·舒勒,是相称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最重要的伦理学贡献,是以天主教的视角分析了义务论和目的论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善的目的与恶的手段的关系、直接行为和间接行为之区分的重大道德意义,以及对双重效果原则的重新思考。舒勒的相称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天主教伦理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6.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已为众人所“熟知”,然而,这一理论的生成逻辑却至今仍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一缺陷将使我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很难达到“真知”。本文拟就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生成逻辑或生成机制作一新的考察和审视,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以至整个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一、逻辑起点的确定与理论假设的提出在一般意义上,东方社会有两层含义:一是地理概念,指处于地球东半球的亚洲国家和传统的斯拉夫国家,以同西方国家相对应;二是经济政治概念,指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以同资本主义国家相对应。在确认地理含义的前提…  相似文献   
87.
1990年12月8日,阳光驱走了隆冬的寒意,湖南长沙市圣母无染原罪堂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来自省内外的200多名神长教友欢聚一堂,共庆长沙教区建国以来首次祝圣  相似文献   
88.
一、引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礼学比较发达的朝代。①在宋儒中,司马光(字君实,1019~108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1021~1086)、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1032~1085)、程颐(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1033~1170)、朱熹(字元晦,号晦庵,1032~1085)等人的礼学造诣皆甚高,而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对礼学尤其重视,著有《横渠张氏祭礼》、《冠婚丧祭礼》、《礼记说》、《仪礼说》、《周礼说》等书②,其传世著作《正蒙》中有专论礼学的《乐器》、《王禘》等篇,《经学理窟》中有专论礼学的《周礼》、《礼乐》、《祭祀》、《丧纪》…  相似文献   
89.
您好,感谢您的指导,我考上了大学。 经过您的指点我找回了以前的自己,可是从前那些纯真美好的东西却再也找不回来了:经历过的事情虽然过去,可是还是在我心里留下一层阴影,我真的不能重新找到原来那个纯真无邪的自己了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
谈胎息     
胎息是道家修持的高级境界,历来受到炼丹家的重视。但是,对胎息的内涵,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为此,对胎息作一番系统的考察和研究便很有必要。下面拟就胎息的释名、特点以及同闭气的区别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