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抱朴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之一,体现务道者的修行宗趣与理想人生境界。它引导人们弃除浮华,弃除物累,回归自我,保持质朴无华的本真,以获得一种朴素的生活、真诚的人生,最终达到返朴归真的合道理想,与当今社会一些人推崇的富贵金玉、功名利禄、势力威权恰恰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看似与现实追求不相一致的人生态度,却正是对人生真实意义的最美好追求!两千年来历代奉道之士对抱朴教义的感悟和实践,使之成为了道教修持修行的根本归依。  相似文献   
22.
3月3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和《法制日报》在京联合举行了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的座谈会。全国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法制局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座谈会。本文是在这个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23.
天师道,初创时俗称“五斗米道”。教内则称“正一盟威之道”。因道教尊奉创始人张道陵为天师,故称天师道。宋元以后,龙虎山天师主领道教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诸派,统称“正一道”,以区别于金元时期在北方兴起的全真道。  相似文献   
24.
忆龚群先生     
龚群先生已然离开了我们,得知消息,不胜哀痛!目睹龚先生生前主办并题赠给我的厚厚几册《道教文化》杂志合订本,还有一封封的亲笔书信,许多往事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龚先生是我的长辈,又是江西老乡。他曾和我们的大祖父63代天师张恩浦在台湾多年相处,并皈依天师门下。还曾担任过居台嗣汉天师府秘书长,和“天师道”有着不解之缘。由于这种关系,龚老对龙虎山天师府祖庭以及我们便显得格外地关心。1988年8月,海峡两岸开始沟通不久,龚老便率先带台中慈圣宫进香团一行专程到江西龙虎山天师府进香谒祖。我从北京赶回龙虎山,和…  相似文献   
25.
正道教诸多经典都非常注重对慈与善的解读,并且把它们具体化为种种的行为准则作为修道者的戒律,成为道教重要的一以贯之的自我修行与教化民众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在泰山以"正直行化,利物利人"为主题,共同研读、体会我们道教的劝善经典《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部经是以劝善为宗旨的,与《太上感应篇》一样,是在道教发展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劝善书。泰山是奉祀主掌人间生死的泰山神东岳大帝的洞天。因此我们在泰山脚下解经、讲经是有特别意义的,其意义在于,行善去恶不仅仅是我们修道、行道的手段,更是关乎我们生命质量的一种价值  相似文献   
26.
新千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二十一世纪的曙光正普照着大地。在新的千年来临之际,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迎接它的到来,有欢呼,有期盼,共同祝愿在新的千年里世界和平,人类幸福。千年伊始是龙年,中华大地尽欢腾。在二十世纪中叶站起来的中国人,更懂得新世纪到来的意义。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英姿焕发,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首都北京筑起了中华世纪坛,平安而响亮悠长的钟声鼓起了中华民族腾飞的风帆,带着中华儿女的祝福回荡在华夏大地,同时也在倾诉着上个世纪中华民族的曲折历程和奋斗呐喊,激励着全体中国人为祖国的…  相似文献   
27.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道长: 在泉州市道协的积极筹备和大家的支持下,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福建省宗教学会和福建省道教协会共同举办的“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于今天在泉州隆重地召开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向远道而来的  相似文献   
28.
忠孝与神仙     
忠孝与神仙,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是两回事。 从思想上说,忠孝是儒家人伦学说的基本价值,所注重的是世俗社会的人伦关系;神仙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理论的最高追求,所突出的是生命关怀和精神自由。从历史来看,在数千年的社会演进中,儒家一直是国家社会的正统学说,在世俗的道德伦理建设中居主导地位,道教则是以“裨益世教”的积极态度面向社会,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并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积极影响,济世以度世。  相似文献   
29.
记得在十多年前,香港道教联合会组团到北京访问,曾惠赠中国道教协会一枚纪念牌,上面“道一风同”四个大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近来我再读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明初为道教订立的《道门十规》,对“道一风同”这四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我认为,“道一风同”这样一个重要理念,不仅反映了港、澳、台、内地及海外道教界对道教一脉相承,共出一源的共同认识,而且在现代道教的发展中也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在此,我想结合《道门十规》来谈谈对“道一风同”的一些感想。我们知道,道教以“道”名教,“道”自然是道教信仰的核心,更是道教修行和…  相似文献   
30.
传统道教伴随着现代化步伐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 ,世界各大传统宗教都因应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程度不等地表现出世俗化倾向 ,从而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此也引发了神圣与世俗之关系的讨论 ,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究竟是此消彼长还是相得益彰 ,再次成为宗教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的关系 ,是各大宗教都不可回避的老问题 ,只是由于各大宗教在信仰、教理教义以及所处环境方面存在着差异 ,所以对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应。就道教来说 ,所谓世俗与神圣乃是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