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宋琪  张璐  高莉芳  程豹  陈扬 《心理学报》2023,55(4):658-670
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评估理论,从理性认知视角探讨了职场上行比较存在的提升自我和贬损他人效应,以及驱动不同路径效应生效的边界条件和传导机制。本研究通过轮询设计,在3个时间点收集了来自60个团队240位成员的720份人际配对样本,并采用社会关系模型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在低水平绩效证明目标导向情况下,员工倾向于将上行比较对象评估为挑战,进而激发员工向上行比较对象的学习行为;相反,在高水平绩效证明目标导向情况下,员工倾向于将上行比较对象评估为威胁,进而驱使员工采取针对上行比较对象的社会阻抑。  相似文献   
12.
花卉     
正~~  相似文献   
13.
I3模型塑造了一个解释个体行为的理论框架, 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来自刺激、驱力和抑制三个因素的组合, 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独立于其余两个而变化, 其结构是由一个结果(行为)、一个中介(行为倾向)和三个因素(刺激、驱力和抑制)组成的12条路径的综合模型。这12条路径通过描述18个问题来预测个体在具体背景下的行为机制, 比如攻击行为、进食行为等。为有效促进该理论的应用, 文章对该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独特价值, 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蒋善  张璐  王卫红 《心理科学》2007,30(1):216-218
采用修订过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探讨分析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在重庆市南纪门农民工劳务市场随机抽样,测评了有效样本343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民工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87%;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平均水平;不同婚姻状况的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而不同收入水平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值得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络欺负现象逐渐成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发生率约为60.8%,且每年都在呈增长的趋势,这对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性别起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447名青少年作为被试(男生205人,女生242人,被试年龄范围为11~17岁,平均年龄为14.17±1.35岁),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网络欺负问卷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 22.0及AMO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Harman单因素法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14,p<.0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青少年网络欺负呈显著正相关(r=.44,p<.01),领悟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网络欺负呈显著负相关(r=-.15,p<.01);(2)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模型各指标均达到了临界值(χ^2/df=2.67,GFI=.90,TLI=.91,CFI=.92,RMSEA=.07);(3)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1,p<.01),领悟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11,p<.05),同时,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19,p<.01),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54,p<.001);对于高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17,p>.05);(4)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性别的交互项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8,p<.001),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男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54,p<.001);对于女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13,p>.05);由此可说明,儿童期心理虐待是青少年网络欺负出现的助推机制,而领悟社会支持和性别是青少年网络欺负出现的抑制机制,它可以弱化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16.
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手工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设计有很多差异。以民为本的设计观念在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以阶级和宗教为中心的手工业时代设计和以民为本的工业时代设计,可以发现它们在生产方式、设计种类、设计风格和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牛津幸福感问卷和整体自尊量表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社交网络使用中的积极自我呈现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和自尊对这一中介模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幸福感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幸福感,还能通过线上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对幸福感产生作用;(3)自尊不仅能调节线上积极自我呈现对幸福感的直接效应,还能调节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经由线上积极反馈预测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研究揭示了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幸福感关系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引导青少年通过社交网络使用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肇自岐黄,千年以降,源远流长,在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不同学派或者流派的崛起、争鸣与交融,促进了中医学术的不断进步、繁荣和发展.广西中医学院韦贵康教授从中西医治疗骨折筋伤、内伤和骨关节疾病的医疗实践开始,后以脊柱损伤退行性疾病和脊柱相关疾病为主攻方向,并带领其弟子及相关人员对脊柱损伤退行性疾病和脊柱相关疾病进行治疗和研究,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取得一些富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5项,国家专利3项,发表相关论文292篇,编著学术著作、教材共计27部,其理论和实践已自成体系,据此本文将其称为"广西韦氏中医骨伤整脊流派",并对该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璐 《美与时代》2016,(10):18-19
绘画流派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画派从晋唐、五代、两宋至明清,再至现代,其形成、发展、消失都离不开时代精神文化,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画派的差异较大。但由于画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及观众的审美趣味等原因,使得中西方画派中某些画家或有相同的审美追求,或有类似的创作主张,其作品也或有气质的相似,或有表现手法的一致。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综合材料在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介绍了综合材料的概念,并阐述了综合材料的特点,即综合材料物质属性,综合材料的精神属性。结合这些内容,讲述了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并对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应用进行展望。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