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什么是课题类化?据藩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指出:“课题类化指学生通过思维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找到它与相应知识的关联,从而把当前的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鉴于人们解决任何问题,均需以已有知识为背景,因此众多研究均指出,能否进行课题类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课题类化虽在已有研究中引起了高度重视与评价,不过,课题类化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即对课题类化过程的研究尚少。本文以期通过对小学生解题中课题类化方式的探索,寻求提高小学教学应用题教学  相似文献   
32.
何华  李凌云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08,31(2):353-355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执行功能进行测试和训练,探究小学五年级学生注意转换能力、记忆刷新能力和抑制优势反应能力三种执行功能的特点.研究表明小学五年级儿童执行功能中的这三种能力是相互独立的,且具有不平衡性和可发展性特点.结果表明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注意转换能力明显低于大学生,同时也比成人平均水平低;记忆刷新能力优于成人平均水平;而抑制优势反应能力已基本达到成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3.
褚勇杰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10,33(5):1070-1073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通过算式符号判别任务,探讨反应-刺激时间间隔(RSI)的连续变化(RSI=250ms、500ms、750ms、1000ms)对序列学习意识性的影响及时空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序列学习意识性随RSI的增加而增加;(2)不同意识性认知加工存在大脑激活区域的差异,意识性程度越高,激活区域越广泛和弥散。意识性由小到大激活区域有由后向前连续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孙崇勇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16,39(4):869-874
本研究采用2×2的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了物理学习环境之一的学习材料背景颜色对认知负荷及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1)背景颜色在对认知负荷的影响上与任务类型产生交互作用,在解决创造性问题时,暖色调(如红色)背景下的认知负荷显著高于冷色调(如蓝色)。(2)从学习成绩上看,暖色调(如红色)更有利于记忆测试问题的解决,冷色调(如蓝色)更有利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3)认知负荷与任务绩效呈一定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5.
内隐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的发展变化是内隐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本研究采用序列反应时范式通过操纵学习进程(实验一)和学习与测验间的时间间隔(实验二)来考察内隐序列学习进程中习得知识的发展与遗忘特征,结果发现,(1)内隐序列学习中习得的无意识知识多于意识知识;(2)随着学习的推进,意识知识逐渐增加,而无意识知识则呈减弱趋势,证实了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3)习得的无意识知识具有抗遗忘性,而意识知识在间隔8小时之后才开始出现遗忘。  相似文献   
36.
本文采用信、效度较高的自编问卷对近千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应对、效能和动机进行调查 ,发现下岗职工再就业应对以积极的问题解决和求助为主 ,一般效能感强于再就业效能感 ,就业动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此外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个体也表现出不容忽视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特点。  相似文献   
37.
内隐序列学习与一般认知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内隐序列学习与工作记忆(尤其是中央执行功能)存在显著关联。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探测两者的相关及机制。实验1从行为与脑电两个角度探讨经典位置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相关,发现经典位置序列学习的内隐习得量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功能的强度呈负相关,与转换功能没有显著相关,脑电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实验2在内隐序列学习中加入认知冲突来增加中央执行功能的负荷。结果发现在高抑制功能负荷任务条件下,内隐习得量与抑制功能强度的相关性发生了反转,进一步证明内隐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子成分在脑功能上的关系:不同条件下呈现竞争、协作等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38.
内隐知识是否具有抽象和概括性,已有研究有着不同的争议,而迁移是检验习得知识是否具有抽象性的有效手段。探索RSI从0 ms至1000 ms中5种条件下内隐序列学习的迁移差异,并试图证实随着RSI的变化,迁移发生从无到有的变化,以迁移来证明内隐知识的抽象性。结果发现:随着RSI的增加,迁移出现了从无到有的质变,证明了内隐知识可具有抽象性;内隐序列学习效应和转移组段的新异刺激效应共同促进了迁移的产生,纯粹的内隐序列学习是产生迁移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转移组段(新异刺激)则加速促进了内隐知识的学习;本实验条件下产生的不可知但可迁移的内隐知识具有边缘意识特点。  相似文献   
39.
灵活的策略转换是个体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策略转换需要成本已得到大量证明,但策略转换成本是否为对称转换成本尚无定论。基于已有研究,对策略转换中存在策略顺序困难效应与较差策略顺序调节效应两种典型的顺序效应进行了具体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对称策略转换成本可能是对称转换成本与策略顺序困难效应之和的假设,并进而提出设想:可通过操纵时间变量来分离策略顺序困难效应与较差策略顺序调节效应。此外,从策略转换成本的角度创新地阐释了策略选择的惰性与倒退现象。  相似文献   
40.
我国当代优秀与一般女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电芝  孙泽军 《心理科学》2001,24(3):315-318
本研究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600名优秀女中学生和400名一般女中学生进行了人格特征问卷调查。凋查结果表明:(1)人格特征是影响女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2)初中是人格发展的迅速时期。(3)优秀和一般女中学生人格特征的发展对居住区域体现出明显的依赖性,随居住条件的改善其人格发展越好。(4)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优秀女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比对一般女中学生的影响更为显著。针对上述结果.本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优秀女中学生人格特征及发展一般女中学生优良人格特征的种种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