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顾本柏  贾磊  张庆林  李红 《心理科学》2013,36(2):296-300
本研究采用线索提示任务探讨了不同提示线索颜色、SOA及提示有效应对于经典Stroop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线索提示类型及其颜色是否与目标色词一致会对Stroop任务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有效提示下出现显著Stroop效应,而无效提示下Stroop效应消失,显示视觉注意空间搜索会影响Stroop效应;线索提示颜色与色词颜色是否一致同样影响Stroop干扰效应,两者不一致时存在显著Stroop效应,而两者一致时Stroop效应消失,表明Stroop效应的发生依赖于色词加工中不同通道间信息的转译。 关键词:Stroop 效应;线索提示任务;转译理论  相似文献   
72.
遗传伦理问题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针对基因诊断的"知情权"、"优劣"胎儿的选择、基于人群的基因筛查、发病前及患病风险的基因检查、全基因组筛查以及植入前遗传诊断中所涉及的伦理前沿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基因检测是否应该重申把伦理考虑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73.
陈庆飞  雷怡  李红 《心理学报》2010,42(2):241-250
为探讨概念范畴和特征类别对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 采用2(概念范畴: 生物类别与非生物类别)´2(特征类别: 不可见的隐蔽特征和可见的外显特征)的实验设计, 设计了四组任务来考察5~6岁、8~9岁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表现水平。结果显示: 在非生物类别范畴材料上, 5~6岁儿童在两种特征类别上均未表现出多样性效应, 8~9岁儿童在隐蔽特征类别上表现出多样性效应; 在生物类别材料上, 5~6岁、8~9岁儿童在外显特征和隐蔽特征上均未表现出多样性效应。概念范畴和特征类别对8~9岁儿童的归纳判断力有显著影响: 在概念范畴上, 儿童在非生物范畴材料上的表现显著高于生物范畴; 在特征类别上, 儿童在隐蔽特征上的表现高于外显特征。  相似文献   
74.
刘凤英  姚志刚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92-1898
分类及类别特征推理是类别知识的两大重要功能。研究表明, 两种任务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因此, 探讨类别特征推理的认知及神经机制对于拓展类别相关理论非常重要。已有研究发现, 类别标签、典型性程度以及类别特征间的因果关系都会影响类别特征推理任务, 而且, 类别特征推理任务与分类任务的神经基础不同。未来研究方向应当关注类别标签以及类别特征间的因果关系分别与典型性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 在未来神经机制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应当设计更符合自然情境下的特征推理任务范式。  相似文献   
75.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加锦  汪宇  鞠恩霞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99-1908
已有研究表明, 情绪加工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主要表现为女性人群具有情绪识别优势, 更好的情绪记忆能力与更强的负性情绪易感性。此外,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也表现为情绪调节过程的不同:相比男性, 女性更善于抑制情绪行为, 却较难通过认知策略调节负性情绪。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有重要生理基础, 与情绪脑结构, 荷尔蒙水平的男女差异有关。同时,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同女性更高的情绪障碍易感性有着密切联系:不善于调节负性情绪, 及更强的消极情绪易感性可能是女性更易患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从情绪加工角度探讨情绪障碍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 对于情绪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崔亚飞  李红  李富洪 《心理学报》2010,42(12):1148-1155
本实验以生态关系、类别关系和无关三类项目为推理背景, 以基因X和疾病Y为不同的推理属性, 通过考察实验材料快速或延迟呈现时对推理可能性和推理信心的影响来探究属性效应中背景关系提取的原则。结果发现实验材料快速和延迟呈现时对推理可能性无显著影响, 但对推理信心有显著影响, 快速呈现时被试的推理信心显著高于延迟呈现时。由此可以认为归纳推理属性效应中人们优先按照相关性原则提取背景关系, 同时该结果还表明属性效应既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也有其文化特殊性。  相似文献   
77.
群际接触理论——一种改善群际关系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群际接触假说基础上形成的群际接触理论表明, 群际接触具有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围绕群际接触理论的最新研究拓展了研究对象, 研究了群际接触对外显和内隐偏见的降低作用, 间接接触的作用也开始被重视。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作用机制涵盖依存关系、群际互动、情绪因素和认知因素四个方面。在对平等的地位、共同的目标、群际合作以及权威、法律的支持几个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跨群体友谊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研究中, 需要注意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完善群际接触理论的理论体系, 对不良的群际接触予以重视, 并注意与其他相关理论相结合, 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审视群际接触理论。  相似文献   
78.
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将执行功能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中的共同成分——抑制性控制区分为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从而构成心理理论任务(错误信念)的3个变式A1、A2、A3和执行功能任务(白天/黑夜)的3个变式B1、B2、B3。实验1以48名4岁幼儿为被试,探讨对两类任务中各自的3个变式所包含的抑制性控制的难度区分的适当性,结果表明幼儿在两类任务中各自的3个变式上的正确率差异显著,说明其抑制性控制的确表现出了高、中、低3个不同的难度水平;实验2根据实验1所设计的两类任务,以144名3~6岁幼儿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在幼儿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抑制性控制的难度水平是影响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李红 《世界哲学》2005,(6):13-15
罗伯特·布兰顿是当今美国哲学的后起之秀,他的代表作《清晰阐释》(1994)被誉为"理论哲学中的里程碑"、当代语言哲学中的哥白尼式转折.本文参考了西方哲学界对布兰顿的评价,简要介绍了布兰顿的学术历程和学术贡献,把布兰顿的基本主张概括为推论性实践的三个论题,即理性主义论题、实用主义论题和推理主义论题.  相似文献   
80.
语言与心理理论的关系是儿童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长期探讨的话题,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二者的确存在密切的关系,但具体机制尚未弄清。该文介绍了探讨二者关系的一种新思路,即把心理理论重铸为对认知灵活性的测量,来考察语言在心理理论中的作用。文中介绍了语言的标签效应对认知灵活性影响的实验证据,并预期了在心理理论任务中使用语言标签可能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