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145名4~5岁儿童进行结构式访谈,调查幼儿假装游戏中假想角色现象的概况,包括假想同伴和角色扮演现象。结果如下:42.7%的儿童有假想同伴,绝大多数是玩具形式,女孩更多有假想同伴;男孩倾向于选择动物类型的假想同伴,而女孩倾向于人物类型;假想同伴绝大多为同性别并且比自己年龄小。44.8%的儿童有角色扮演活动,其中男孩倾向于装扮动画中的英雄人物,女孩倾向于装扮现实人物。  相似文献   
42.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冯廷勇  苏缇  胡兴旺  李红 《心理学报》2006,38(5):762-769
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并编制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对四类院校918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等5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5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43.
雷怡  李红 《心理科学》2007,30(3):741-745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对Lillard的Moe假装任务进行了重复与改进,旨在探讨儿童对假装行为中知识状态作用的理解,进而讨论儿童对假装的心理本质的理解。实验一表明,“是否”问题使得5岁儿童在该任务上表现出肯定回答倾向;实验二表明.当改变提问方式,在问题中提供选择项目后,5岁儿童在该任务上的通过率有显著提高.肯定回答倾向明显减弱;实验三表明,当减少指导语中相互矛盾的信息、明确指出主人公知道某物而不知道另一物以及减弱对未知状态和知道状态的强调的情况下.5岁儿童能根据主人公所知道的事物来推断出其行为是在假装成该事物,能理解到知识状态在假装行为中的作用。这一结果表明5岁儿童能够理解到假装中所隐含的心理表征,Lillard所提出的Moe任务范式低估了儿童对假装的心理本质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4.
人类天生就具有一些初级的数概念。研究表明,顶内沟是基数表征的脑基础,这一区域受损或发展受阻将导致计算失能等与数有关的认知障碍。尽管序数与基数存在相似的行为效应,但与序数相联系的皮层通路不同于基数,序数表征主要激活前额皮层与颞叶皮层区域。序数是否也存在符号效应以及跨文化差异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5.
归纳推理心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归纳推理心理效应指的是归纳论断中各种因素对个体做出归纳结论时把握性(力度)大小的影响,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类别效应、属性效应和交互效应三种。文章认为,个体通常会采用分割-综合方式判断归纳力度大小,并且在归纳判断中形成的推理序列及由此造成的顺畅感直接影响着归纳力度的估计,作者还提出了对此模型的一种证明  相似文献   
46.
执行功能研究方法评述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虽然对执行功能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从神经心理学角度出发的,但现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层出不穷。该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研究儿童冷执行功能和热执行功能的常用方法,包括搜寻任务、规则运用任务、优势规则抑制任务、矛盾冲突任务、问题解决任务、图片工作记忆任务、心理理论任务、延迟满足任务、儿童博弈任务和反向择物。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分析,作者发现,执行功能的概念已逐步扩展到包容整个认知过程,而已有的关于执行功能的观点都只强调了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还没有一种观点能够将上述方法所研究的执行功能概括完整。执行功能的本质还远远不能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47.
滑坡效应是指个体的不道德程度有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剧的倾向, 即不道德行为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它广泛存在于个体自身层面以及人际互动过程中, 会影响个体正常社会交往, 甚至阻碍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滑坡效应的研究方式包括实验者操纵法和自发性欺骗法, 心理机制包括道德推脱、内隐偏差、自我非人化等, 对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提升预防定向动机和塑造积极的描述性社会规范。未来研究可从心理过程和生理机制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滑坡效应的适用范围、神经干预方式等。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具有积极影响,一些理论认为音乐训练的广泛迁移效应是通过执行功能起中介作用,但音乐训练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至今仍存争议。研究将执行功能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三个子成分,并将抑制控制进一步细分为注意抑制和反应抑制,同时区分工作记忆中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两种认知过程。通过对比音乐组和控制组在执行功能各任务(Go/No-go, Stroop, AX-CPT, Task-switching)上的行为表现来系统考察音乐训练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不同子成分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控制中的注意抑制和工作记忆中的主动性控制,对抑制控制中的反应抑制、工作记忆中的反应性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9.
50.
采用学习―测试二阶段实验范式,探讨了因果关系及典型性程度对类别特征推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因果关系影响类别特征推理任务;(2)典型性程度影响类别特征推理任务;(3)类别特征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前提下,原因特征维度值与典型性程度间存在交互作用。典型性程度对不含原因特征的项目的特征推理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