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言必称西方,是中国心理学百余年历史上长期以来挥之不去的阴霾。  相似文献   
112.
胡中华  赵光  刘强  李红 《心理学报》2012,44(4):435-445
已有研究发现在视觉搜索任务中对直视的探测比斜视更快且更准确, 该现象被命名为“人群中的凝视效应”。大多数研究者将该效应的产生归因于直视会捕获更多的注意。然而, 直视条件下对搜索项的匹配加工更容易也有可能导致对直视的探测比斜视快。此外,已有研究还发现头的朝向会影响对注视方向的探测, 但对于其产生原因缺乏实验验证。本研究采用视觉搜索范式, 运用眼动技术, 把注视探测的视觉搜索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和反应阶段, 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对直视的探测优势主要表现在搜索阶段和反应阶段; 在搜索阶段直视的探测优势获益于搜索路径的变短和分心项数量的变少以及分心项平均注视时间的变短; 头的朝向仅在搜索阶段对注视探测产生影响。该结果表明, 在直视探测中对搜索项的匹配加工比在斜视探测中更容易也是导致“人群中的凝视效应”的原因之一; 头的朝向仅仅影响了对注视方向的搜索并没有影响对其的确认加工。  相似文献   
113.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推导至一般的高级认知过程, 其认知神经机制是当前研究的新方向。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发现:(1)归纳推理的核心过程与前额叶和晚期ERP成分密切相关; (2) 归纳推理可能存在双系统; (3)归纳推理过程中大脑偏侧化的现象存在争议。以上三个问题需要后续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4.
张文海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2,35(6):1474-1477
情绪调节近年来获得许多研究的关注,呈现跨学科趋势,但对其内涵仍存在争议。本文首先评述了情绪调节研究领域内两种典型的观点--单因素观和双因素观,然后对目前盛行的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进行述评,并从神经科学出发着重于Ochsner的情绪认知控制模型。未来可基于发展观采用观测和经验取样测量开展纵向研究,加强多水平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和情绪调节中个体差异的分子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115.
ERP研究反映感数与计数的不同脑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跃嘉  南云  李红 《心理学报》2004,36(4):434-441
对于较小数目的快速准确认知的“感数”现象一直是一个引人兴趣的问题,这一感数过程到底本质是什么,它与计数过程究竟是同一种加工还是分属两种不同类别,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感数加工的本质,运用ERP手段来探索其与计数的不同机制;并且以分心物变量为指标,研究在有分心物呈现时,感数与计数过程将会有哪些变化以及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对14名正常青年人记录感数与计数加工过程中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刺激图片由位于屏幕中心的靶(白色矩形)或者靶+分心物(白色圆形)组成,靶的数目分为感数(1-3个靶)及计数(4-6);而分心物的数目有三种水平:零(无分心物),与靶的数目相同及两倍于靶的数目。被试计算图片上白色矩形的个数并对所得数目进行奇偶判断,最后根据奇偶性用左右手进行按键反应。行为结果表明,感数与计数的反应时在靶数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靶数目相同时,分心物越多,则被试所需要的反应时就越长。ERP测量表明P1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分心物数目的增加而增加;N1波潜伏期随着靶数目的增加和分心物数目增加而减小,N1波幅随着靶数目和分心物的增加而增加;P3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减小,在某些记录点具有靶效应和干扰效应。研究结果提示感数加工具有明显的分心物效应,而计数加工则不然,支持感数与计数分属两种不同功能加工过程的观点,感数加工更易受到分心物出现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6.
在健美操动作教学中,教师在各教学阶段的正确而优美的示范,对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与概念,加快动作掌握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接受能力等的差异,在掌握动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对于老师来讲,在做好示范动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练习过程中,运用学生做示范就是手段之一,此方法如运用得当,必然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一、学生示范的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  相似文献   
117.
白鼠和人类都对情绪唤醒的经历有更好的记忆。情绪唤醒影响记忆巩固的神经生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a)情绪唤醒或急性应激,会引发个体内部应激激素的释放,从而增强其记忆巩固过程。(b1)杏仁核的激活对情绪唤醒影响记忆巩固过程十分重要,杏仁核内部去甲肾上腺素(NE)的释放影响记忆巩固过程。(b2)杏仁核投射到负责不同类型记忆加工的脑区,如海马和皮层,从而影响记忆。(c)应激激素影响记忆巩固的过程中,杏仁核内NE的激活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上,情绪唤醒影响记忆巩固的过程,涉及到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及二者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青少年抑郁及其自动情绪调节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促进青少年抑郁的自动情绪调节研究。首先,阐明了青少年脑发展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并概括了三种青少年抑郁模型。然后,澄清了自动情绪调节的内涵和经典范式,而且从时间和空间方面,总结了青少年抑郁的自动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的相关文献。最后,未来要加强功能连接研究,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技术开展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19.
巩固的记忆被提取后,进入不稳定状态,再重新稳定下来,这个过程称为记忆再巩固。本文首先阐述人类记忆再巩固主要研究方法和经典范式,梳理记忆再巩固在人类恐惧记忆和情景记忆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并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整理记忆再巩固的加工机制。然后总结记忆再巩固应用于创伤性应激障碍和药物成瘾等心理障碍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最后本文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希冀对人类记忆再巩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0.
在加工正性情绪时, 前额叶左侧激活水平大于右侧。而正性情绪往往伴随着趋近动机。因此为了探索这种现象反映的究竟是正性情绪加工还是趋近动机加工, 文章总结了两个研究领域中的有关证据:来自特质或状态愤怒情绪与左前额叶相对激活关系领域的研究证据和来自身体姿势变化(包括整体姿势变化和单侧肌肉紧缩)对左前额叶相对激活的影响领域的研究证据。前者的一致发现是:左前额叶参与加工由愤怒情绪引发的趋近动机。后者的一致发现是:不同的身体姿势能够改变左前额叶的相对激活水平。两种领域的研究证据汇聚起来证明左前额叶参与加工趋近动机。文章还指出了将来研究的注意事项和可能方向:精确定义回避型愤怒; 探索愤怒情绪是否在加工晚期诱发趋近或回避动机; 探索不同方式诱发的趋近动机是否在脑机制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