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制度化与儒家的悖论──科举制度和儒家的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儒家制度化的角度,将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作为儒家制度化的重要制度设置。探讨科举制度一方面确立了以儒家的价值标准作为社会上升流动的标准,同时由于儒家与权力的结盟,从而使学校制度成为科举的附属,导致了儒家思想的教条化。  相似文献   
52.
53.
家校合作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衍玲  臧原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7,30(2):400-402
近30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家校合作的研究和实践上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家校合作分类、家校合作模式及实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三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研究的进展,并分析了我国家校合作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走向。  相似文献   
54.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映学  寇冬泉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7,30(2):489-491,481
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进程,离不开哲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作的研究贡献.但在对创造力的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研究贡献更大的了。本文着力从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本文认为.对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要有更理性的研究取向.那就是.应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创造力的纵向研究和应用研究,应大力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55.
郑茂平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7,30(4):900-902
音乐知觉期待是音乐存在的奉质特征,主要的表现是:知觉期待是构成音乐基本元素的心理基础,知觉期待是影响音乐记忆的薅要原因,音乐知觉的心理机制是由“传输激活”引起的期待,知觉期待影响音乐时间操作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56.
57.
突如其来的剧震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先是上下震动,接着又左右摇晃,整栋透天厝(独立楼房)吱吱嗄嗄乱响,玻璃乒乒乓乓碎裂。 也不知道是被抛下床还是自己跳下来的,只记得我站在地板上,本能地伸出双后去抵住比我还高的壁橱,怕它砸在我头上。就在我捞到眼镜的那一瞬间,书架、  相似文献   
58.
该研究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和生命态度剖面图(LAP)中的"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分量表,对258名一至三年级的免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各因子均与生命意义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高中低不同职业认同感组的生命意义及其各因子的组别效应显著;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职业效能、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价值三因子是生命意义的显著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59.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12,35(3):530-536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是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十多年来确立的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我们不仅从理论到实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取得了一批有本土特色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而且重视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了系统测量工具,编写了系列教材,开展了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探索,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有效的开展。文章主要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论思考、研究主题等方面,概括总结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研究的概况,以期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间所起的作用。采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问卷、Rosenberg总体自尊量表、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问卷, 对106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和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均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自尊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